雨夜灵峰卧竹床,平明屐齿到云堂。
门前雨过新溪满,石上风回旧草香。
山抱钟声圆不散,雪铺瓦面冷无光。
理公莫怪诗相恼,今日偕行总姓汤。
雨夜灵峰卧竹床,平明屐齿到云堂。
门前雨过新溪满,石上风回旧草香。
山抱钟声圆不散,雪铺瓦面冷无光。
理公莫怪诗相恼,今日偕行总姓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中诗人在灵峰避雨的景象。"卧竹床"和"屐齿到云堂"表现了诗人寻找避难所的场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门前雨过新溪满"和"石上风回旧草香"则描绘了一幅雨后湿润生机的画面,水声与草香交织,营造出一片宁静氛围。
"山抱钟声圆不散"中的"钟声"可能来源于寺庙之中,给人一种时间静止、心灵平和的感觉。"雪铺瓦面冷无光"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感受,虽然是夏季,但诗人却用了"雪"来形容瓦面的寒冷,这可能是一种比喻,表达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怀。
最后两句"理公莫怪诗相恼,今日偕行总姓汪"中,"理公"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尊称,而"诗相恼"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烦恼。"今日偕行总姓汪"则是在说今天与朋友同行,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姓氏一般紧密。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雨夜中的人文关怀和自然美景交融的意境。
山中老人久不见,忽然遇我清溪滨。
手把幽蕙数十本,清香袭袭侵衣巾。
向来我曾著数语,定是久闇蛛蝥尘。
老人详说种蕙法,泥酥沙软水力平。
乱山深处少人迹,敛藏不耀席上珍。
即今得登君子堂,蔼然能被天地仁。
小盆别种山荷叶,种时近水开晚春。
青青之色亭亭立,似与巴豆为弟兄。
不然太华山头种,小变厥初翻样新。
草木至微同是性,出处一异亏本真。
老人前身恐是郭,随缘衣饭甘淡泊。
尔雅读书吾未能,聊为老人书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