廛居迩阛阓,入耳皆市嚣。
偶坐竹轩中,便觉尘虑消。
好风自南来,万竿戛青霄。
秋声落庭宇,天籁锵琼瑶。
洒洒雨初入,霏霏雪纷飘。
蛟龙舞黄咸,凤鸟仪虞韶。
廛居迩阛阓,入耳皆市嚣。
偶坐竹轩中,便觉尘虑消。
好风自南来,万竿戛青霄。
秋声落庭宇,天籁锵琼瑶。
洒洒雨初入,霏霏雪纷飘。
蛟龙舞黄咸,凤鸟仪虞韶。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听竹轩》描绘了城市近郊的日常生活与自然静谧的对比。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身处繁华市井之中,耳边充斥着喧嚣之声,但在竹轩之中,他却能感受到片刻的宁静。"好风自南来,万竿戛青霄",通过描绘清风拂过竹林,竹叶摇曳生姿,仿佛直达青天,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诗人将注意力转向秋日的自然声音,"秋声落庭宇,天籁锵琼瑶",以"秋声"和"天籁"比喻竹叶摩擦的声音如同美玉相击,清脆悦耳。雨滴落下,"洒洒雨初入,霏霏雪纷飘",形象地展现了雨丝纷飞的景象,即使在想象中,诗人也能感受到冬日的洁白。
最后两句"蛟龙舞黄咸,凤鸟仪虞韶",运用象征手法,将竹叶随风摇曳比作蛟龙起舞,将自然之音比作风凰鸣唱,寓意着和谐美好的乐章,宛如虞舜时代的盛世气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借竹轩内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寄托。
笼莺唤起,屏山残睡,眼前春晚。
点絮年光,销与谢娘池馆。
惜芳笺管成何用,花外东风悽断。
占新阴未稳,泪铅无数,梦云飘散。
苦相思瘦损,宫腰几许,宽却罗衣一半。
未必天涯,省识忖寒量暖。
经年袖损调筝手,尘满十三金雁。
劝愁弦漫傍,绿窗残日,旧情真懒。
懒能探、劫馀芳信,年年閒了游骑。
祗林依旧霞千树,娇入上春罗绮。红十里。
还一掩一层,淡沱烟光里。东风旋起。
悄不似仙源,将家小住,便作避秦计。
玄都梦,消与金门游戏。梦回惆怅何世。
华鬘天也无香色,说甚道场兴废。空徙倚。
怕轻薄芳姿,未省伤春意。刘郎倦矣。
任题遍花笺,都无好语,剩溅感时泪。
轻帘四揭,得月前栊早。
绕鬓聒饥蚊,小朦胧、园鸦催觉。
淙檐一雨,萝桁卷絺衣。
新酒盏,短镫檠,料理成秋笑。
炎凉覆手,取次流光渺。
不断故山心,被西风、年年吹老。
飞鸿将梦,一夕上高楼。
携玉笛,问金茎,此意无人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