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静照轩·其三》
《题静照轩·其三》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凉雨初收爽气生,竹窗灯火读书声。

夜深掩卷忘言坐,明月满天风露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凉雨初收爽气生”,以“凉雨”开篇,暗示了天气的变化,雨后的清爽之气弥漫四周,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接着,“竹窗灯火读书声”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空间,竹窗下,灯火微光中,传来阵阵读书之声,既展现了学习的专注与勤奋,也透露出一种文雅的生活情趣。

“夜深掩卷忘言坐”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意境。深夜时分,诗人合上书卷,静静地坐着,似乎已融入了这宁静的夜晚,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更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最后一句“明月满天风露清”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也是情感的升华。满天的明月洒下清辉,与微风、露水共同营造出一片清凉、宁静的夜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达了他对于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书香、月色、风露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和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赠天台潘山人

老潘双眸如绀珠,带以秋阳朝露之清腴。

山形水态出没千百变,经君指顾不得藏锱铢。

我昔少年好狂走,风餐雨沐逐逐忘朝晡。

至今卧游想共处,但觉云涛烟瘴千里行须臾。

匡庐春风钟阜云,彭浪之矶大小飞来孤。

秦淮震泽洞庭野,峨眉缥缈南接五岭东苍梧。

归来把锄剡山下,有时一竿钓月贺家湖。

笼鹰枥马困羁束,每逢风鸣草惊动号呼。

闻君谈诊到骨髓,褰衣振迅恨不六翮生形躯。

寻牛卜龙古所有,君家祖孙三叶传青乌。

人言河流可移山可凿,秦皇汉武已类愚公愚。

相留徘徊山南山北一百里,胜处忽然开酒壶。

问渠刘伶一童一锸欲何用,且可从我日日醉倒黄公垆。

(0)

饥旱

旱风烁我肤,饥火煎我肠。

春夏犹自可,入秋始难当。

簪珥陡顿尽,衾裯纤细将。

夺从女奴手,并入米客囊。

但冀喘息延,敢忧生理妨。

山州古硗瘠,岁计仰苏杭。

发地流玉粒,浮天驾牙樯。

如何水后郡,翻籴浙东粮。

行路急促促,人情沸皇皇。

焦枯望一雨,禬祷愿千方。

云气亦偃蹇,魃妖转炎扬。

浮生想有属,沈忧聊暂忘。

(0)

调贵白

客里光阴取次休,嫩寒一夜袭衣裘。

不须多畏赵盾日,正好深悲宋玉秋。

红叶旧题犹在手,黄粱新梦又从头。

馀粮栖亩犹围坐,此事输君第几筹。

(0)

送谢教谕

闻说龙泉县,儒风最可人。

墨池千涧缩,石室四山邻。

北学中连剡,南音渐带闽。

峨冠作宾客,罄折不须频。

(0)

赵寿父游杭

东浙饥难住,西湖远不多。

好辞松叶面,来听竹枝歌。

水屋花千绕,岩林锦一窠。

秋深道途好,老子亦婆娑。

(0)

壬午六月八日书怀

怀人故国鳞鸿绝,避地春园草树长。

四壁空存医俗具,千金难售卖呆方。

共儿坐诵修吴语,有客行歌衒楚装。

昨夜见花摇作梦,南风吹海白茫茫。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