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时,两髦丱兮垂玉颜。
嬉戏歌舞常蹁跹,仰视日月不知怜。
绣襦纨裤无忧煎,折花斗草阳春天。
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一十时,两髦丱兮垂玉颜。
嬉戏歌舞常蹁跹,仰视日月不知怜。
绣襦纨裤无忧煎,折花斗草阳春天。
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儿童嬉戏图景,充满了童真与欢乐。诗中以“一十时,两髦丱兮垂玉颜”开篇,形象地刻画了孩童们垂着玉色的发饰,正值童年时期,充满活力与生机。接着,“嬉戏歌舞常蹁跹,仰视日月不知怜”两句,生动展现了孩子们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嬉戏、跳舞,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甚至忘记了仰望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绣襦纨裤无忧煎,折花斗草阳春天”进一步描绘了孩子们穿着华丽的衣物,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折取鲜花,斗草游戏,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种场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自然的美好,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快乐。
最后,“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这种无忧无虑、充满欢笑的童年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成人世界可能面临的种种烦恼与压力,与孩子们的纯真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儿童生活的美好与纯真,以及对成人世界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客间无胜日,世故可暂逃。
杖藜迎落照,寒彩遍平皋。
夕湖光景丽,晴鹳声音豪。
天长蒹葭响,水落城堞高。
万象各摇动,慰此老不遭。
楚累经行地,处处馀离骚。
幸无大夫责,得伴诸子遨。
终然动怀抱,白发风中搔。
汉终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钟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