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终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钟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汉终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钟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谒诸葛丞相庙》,通过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蜀汉名臣的深深敬意。诗中提到“汉终四百天所命”,暗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尽管汉朝气数已尽,但诸葛亮依然掌握着国家大权。“老贼方持太阿柄”指的是曹操或魏国篡汉,而诸葛亮作为忠良,却不得不与之对抗。“区区梁益岂足支”暗示了诸葛亮在艰难局势下的坚守,梁益之地难以支撑全局。“不忍安坐观异姓”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不坐视他人篡位的高尚情操。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赞扬了诸葛亮得到民众支持,即使处于非正统地位,也坚持维护王室尊严。“公虽已没无神灵,犹假贼手诛钟邓”赞美诸葛亮虽去世,但其精神仍在,通过他人的行动继续打击敌人。“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记述了诗人自己前去祭奠诸葛亮时的悲痛心情。“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最后表达了诗人以诗篇来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和纪念,希望他的精忠大义能被后人铭记。
整体上,这首诗是对诸葛亮忠诚、智勇和无私的崇高评价,体现了陆游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
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
妆点兰房景致,金铺掩、帘幕低垂。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更阑,人半醉,香肌玉暖,宝髻云欹。
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
堪笑子猷访戴,清兴尽、忍冻空回。
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