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吴关外,遥心楚水东。
九秋日易尽,万壑路难穷。
民俗非夷旧,人言与蜀通。
因书报亲串,行始达黔中。
故国吴关外,遥心楚水东。
九秋日易尽,万壑路难穷。
民俗非夷旧,人言与蜀通。
因书报亲串,行始达黔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寄所亲》。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故乡,身处异域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联“故国吴关外,遥心楚水东”,诗人站在吴地之外,遥望楚水之东,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这里运用了空间的距离感,将诗人的情感拉远,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沉。
颔联“九秋日易尽,万壑路难穷”,描述了秋天的时光匆匆流逝,仿佛无法挽留;而前行的道路漫长而崎岖,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这两句寓情于景,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颈联“民俗非夷旧,人言与蜀通”,指出当地风俗习惯已非往昔,但与蜀地的交流却依然存在。这反映了诗人对地方文化变迁的关注,以及对不同地域之间联系的思考。
尾联“因书报亲串,行始达黔中”,诗人通过写信的方式向亲友传达自己的消息,表示自己终于到达了遥远的黔中之地。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也暗示了他旅程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风日迫佳节,一川秋意昏。
临高分石磴,却立数烟村。
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
龙山嗟未久,蓝水想空存。
鸿雁频收唳,茱萸几断魂。
拍肩寻熟路,登阁换余樽。
钟梵规绳阔,亲朋笑语温。
加笾携海峤,闻笛忆乡园。
梦记南柯守,兵看左角奔。
诗凡羞晋宋,发短任乾坤。
汝辈禅心起,今年道眼浑。
不知东嶂外,滟滟涌金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