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看不尽,一望一番登。
崖险森如戟,泉甘冷若冰。
鸣钟传下界,著屐上高层。
不是石桥客,何由识老僧。
好山看不尽,一望一番登。
崖险森如戟,泉甘冷若冰。
鸣钟传下界,著屐上高层。
不是石桥客,何由识老僧。
这首明代虞堪的《山居次韵六首·用起句题(其六)》描绘了诗人对山景的深深喜爱和探索。首句“好山看不尽”,表达了山中美景之多,让人心生向往,欲一窥究竟。接下来的“一望一番登”则体现了诗人不厌其烦地攀登,以饱览山中风貌。
“崖险森如戟”运用比喻,将陡峭的崖壁比作锐利的兵器,形象地刻画出山势的峻峭与险峻。“泉甘冷若冰”则通过感觉的转换,形容泉水清冽,仿佛能冻结人心,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清凉与宁静。
“鸣钟传下界”描绘了山中寺庙的钟声悠扬地传至山下,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诗人“著屐上高层”,穿着木屐攀登更高的地方,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知识的追求。
最后两句“不是石桥客,何由识老僧”,诗人自问如果不是偶然造访的过客,又怎能遇见隐居山中的老僧,流露出对山中生活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问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夙征肇延津,明晨临大河。
洪源下积石,砥柱屹嵯峨。
渺渺梁宋区,汗漫纵经过。
自非陵与岸,于安障其波。
扬帆赴中流,四顾莽无涯。
崇云徂广泽,迅风夕吹沙。
积阴不可测,鱼龙偃相加。
前无千尺梁,一苇胡足誇。
人生寡恒居,奚异波上槎。
岂无舟楫志,漂泊当奈何。
十载几风雪,又酌玉京春。
玉堂天上仙客,怜我倦红尘。
却挽翩翩飞袂,东望赤霞晨气,高处访三神。
上界足官府、翳凤快骑麟。感生平,歌慷慨,泪沾巾。
天球苍佩,柰何偏属黑头人。
岁晚相如多病,前日冯唐已老,憔悴不堪闻。
长啸送明月,归枕北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