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山外黄花镇,隆庆州傍土木城。
千里风烟开紫塞,万年根本是神京。
分工幸筑沿边垒,深入宜防间道兵。
见说虏酋窥伺久,花当谁识近年情。
永宁山外黄花镇,隆庆州傍土木城。
千里风烟开紫塞,万年根本是神京。
分工幸筑沿边垒,深入宜防间道兵。
见说虏酋窥伺久,花当谁识近年情。
这首诗描绘了永宁山外黄花镇和隆庆州周边的地理环境,提及了边塞的辽阔与重要性,将此地视为国家的根基和神京所在。诗人强调了军事防御的重要性,指出工事的建设是为了沿边防线的稳固,同时警惕敌方可能通过小路进行潜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敌酋窥伺已久现状的忧虑,暗示近期边境形势微妙,花朵的盛开似乎并未掩盖战争潜在的紧张气氛。整首诗寓含边防策略与对时局的担忧,展现了明朝官员对国家安全的关注。
昔年倚棹清江浦,两岸丁丁沸斤斧。
漕舟岁计动逾万,此地寻常当七五。
年深法久人情玩,弊孔纷纷劳葺补。
君今捧檄向淮壖,正是青云初著鞭。
相逢数语尽肯綮,平生经济岂徒然。
唐家善漕称刘晏,第一造舟推庙算。
纲条宽衍物力纾,费止一时人永便。
今人何必非古人,今代文襄晏后身。
连云大厦须营构,试手江边聊看君。
凉风过林薄,众绿俱以萎。
嫣然丛苇间,见此春花姿。
物变理趋朽,化工岂其私。
老螳缘其颠,顾盼如有思。
物情怜晚荣,予亦怀安期。
因之发孤咏,持玩惜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