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吟叹到悲秋,心语因循竟未酬。
日似宝珠轻易掷,道如沧海等閒求。
爱憎衮衮风千变,今古茫茫貉一丘。
老子自怜深兴近,谯将双眼上南楼。
年年吟叹到悲秋,心语因循竟未酬。
日似宝珠轻易掷,道如沧海等閒求。
爱憎衮衮风千变,今古茫茫貉一丘。
老子自怜深兴近,谯将双眼上南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的《悲秋(其一)》,通过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沉思,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年年吟叹到悲秋”表达了诗人每年秋季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次句“心语因循竟未酬”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或想法未能得到实现的无奈。
“日似宝珠轻易掷,道如沧海等閒求”运用比喻,形容时光如明珠般宝贵却被轻易浪费,而寻求真理的道路却如同大海般深广,难以轻易触及。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爱憎衮衮风千变,今古茫茫貉一丘”进一步描绘了世事变迁,人情冷暖,无论是爱恨情仇还是历史沧桑,在广阔的天地间都显得微不足道,如同同一座山丘下的貉子一般渺小。
最后两句“老子自怜深兴近,谯将双眼上南楼”,诗人以“老子”自称,表达对自己境遇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通过登高望远,让心境得以开阔,寻找生活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悲秋这一常见主题,寄寓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