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酬赵无己》
《次韵酬赵无己》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文才因学进,名誉待时隆。

定有仙能遇,元无鬼可穷。

刚贞侔铁石,猥琐笑蒿蓬。

百尺楼头目,时时没去鸿。

(0)
翻译
学问提升文采,声名等待时机增长。
必定有仙人能遇见,根本不会有鬼怪无法探究。
性格刚硬如同铁石,鄙视那些卑微猥琐之人。
站在百尺高楼之上,目光常常追随着远去的大雁。
注释
文才:学问和才华。
进:提升。
名誉:名声。
待:等待。
时:时机。
隆:增长。
仙:仙人。
遇:遇见。
元:根本。
鬼:鬼怪。
穷:探究到底。
刚贞:刚毅正直。
侔:相等。
铁石:铁一样坚硬的石头。
猥琐:卑微琐碎。
蒿蓬:野草。
楼头:楼顶。
目:目光。
没:消失在。
去鸿:远去的大雁。
鉴赏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开篇“文才因学进,名誉待时隆”表明诗人认为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文学才能,可以在未来赢得良好的声誉。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基调,即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认可的期待。

接着,“定有仙能遇,元无鬼可穷”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这里的“仙”不仅指神仙,也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精神状态。诗人坚信自己终将遇见心中的“仙境”,而不会被世间的邪恶所困扰。

第三句“刚贞侔铁石,猥琐笑蒿蓬”中,“刚贞”指的是坚强正直的人格特质,而“侔铁石”则是比喻这种品质坚硬如同铁石。“猥琐”形容那些不正派、卑鄙小人,“笑蒿蓬”则表达诗人对这些人的轻蔑态度。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品格的重视,以及对待世间不端行为的豁达。

最后,“百尺楼头目,时时没去鸿”描绘了一幅高楼眺望远方景象。“百尺楼头”形容一个极高的观察点,从这个高度“目”望着天际,可见诗人心胸开阔,视野宽广。而“时时没去鸿”中的“鸿”指的是大雁,这里可能是比喻远方的友人或是精神上的向往。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远方的憧憬和期待,或者是对于心灵自由飞翔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信念、品格的高尚,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东华马上怀寄清凉和公兼简社中王拙居士

鸡鸣紞五鼓,驱马东华路。

月落潮上时,云披日生处。

摇摇渔艇子,挂席淩江去。

送目思悠悠,横槊聊一赋。

鸿雁南飞江北流,亭亭双塔是升州。

前朝物色今何见,白鹭平沙接石头。

石头城上清凉国,中有弥天大比丘。

右军远孙傲时者,巾钵久从莲社游。

吾亦明年及瓜代,一庵见寄外何求。

(0)

题彭城南台寺苏眉山诗刻后

秋风几度老江蓠,鼎水眉峰隔梦思。

下走误传宣室召,上前谁进子虚辞。

东坡麋鹿同三径,西掖鹓鸾占一枝。

独有野僧违一俗,翠珉新勒旧题诗。

(0)

杨柳枝词二首·其二

杨柳东风尽日吹,柔条应自不禁持。

都门三月伤心地,强半青青赠别离。

(0)

送茶与陈霆用贾阁老韵

闽相渺天涯,新茗谁与促。

对兹火云候,漫说酒千斛。

要须临水榭,满啜一瓯玉。

泠然生两腋,万里那更仆。

想君坐茅斋,口授汗如沃。

饱餐先生馔,睡思莽难逐。

玉川亦何有,撑拄文字腹。

遣饷良未多,精品端不辱。

(0)

和叔夏海棠次东坡韵

久矣心灰形槁木,有烂锦衾谁与独。

殷勤调护得繁枝,抹黛施朱尽凡俗。

池上靓妆开晓镜,露晞娇润离汤谷。

佳人得意矜绝代,陋彼牵萝补茅屋。

真赏幸逢尊有酒,清玩可使食无肉。

十眉彷佛画难亲,百匝徘徊看未足。

两旬绿秀承红嫩,一日篱槿何能淑。

朝来但觉花照眼,夜去不梦松生腹。

休誇艳杏荫白鹇,漫说夭桃夹疏竹。

固知尤物人共爱,也使先生动心目。

老坡有咏记江城,少陵无句惭巴蜀。

顾我荒词陪绝唱,何异斥鴳追黄鹄。

夜来风雨太豪横,惆怅遥峰萦度曲。

不如却赋黑牡丹,寄语孔翠防抵触。

(0)

酬诸同官见和三首·其二

兰塘清暑瞰稀稠,早见排房结子羞。

照水华灯宜独夜,薰香翠被欲争秋。

潜珍不荐霓裳步,凝伫谁同汉女游。

欲种此花须摘实,自怜踏藕漫淹留。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