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黄几复相隔遥远,无法直接通信的遗憾,以及对彼此生活的想象和感慨。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以地理位置的对比,寓言了两人天各一方的境况。次句“寄雁传书谢不能”则写出诗人欲托鸿雁传递书信却不得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通过回忆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春日饮酒欢聚,转而描绘出十年后的各自漂泊生活,夜晚的江湖风雨中只有孤灯相伴,显得孤独而漫长。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这两句,诗人以贫寒的家境和自我砥砺的形象,表达对友人的坚韧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处境。"四立壁"象征清贫,"三折肱"典故出自《左传》,意指多次受伤,此处暗指经历磨难。
最后两句“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诗人想象黄几复在异乡读书,岁月匆匆,白发已生,而自己只能听到隔着溪流的猿猴悲鸣和瘴气弥漫的藤蔓声,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各自的命运沉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海帆吹送琼姿,一番又拆秋前信。
云衣袅袅,冰心的的,高情占尽。
著意扶持,青瓷架小,素瓯茶嫩。
向风亭水槛,炎光不到,搴香梦,今才准。
可惜幽芳易近。有谁知、楚天閒恨。
逢迎只许,灵均水佩,湘娥烟鬒。
驿荔程遥,蛮花种杳,不堪重问。
试山空、露下瑶琴,独按写、深林韵。
月黑灯摇雾。看鼓史、岑牟单绞,当筵箕踞。
苦竹哀丝争欲闹,静听八音之主。
让老革、凭陵今古。
紞地一声千籁响,掣红旗、突阵将军怒。
荷珠迸,碎如雨。有声讵比无声苦。
又垂手、画槌小歇,凝情无语。
忍俊不禁停又滚,隐隐春雷慢吐。
十三段、花攒锦聚。
打到五更心已碎,正疑愁、似梦无寻处。
方趁拍,猛然住。
几摺枕屏斜,凝眸看、蕃马簇平沙。
算故国楼台,许多风物,当年歌管,何限韶华。
曾记得、和烟罗幌展,映水粉墙遮。
乍雨乍晴,卖饧天气,半痴半黠,斗酒生涯。
也知别来事,浑娇懒,难胜蝉翼轻纱。
多管逢春不语,对月长嗟。
只芳草黏天,声声杜宇,画帘垂地,阵阵杨花。
赢得无聊,小楼数尽栖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