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盈相荡验阴精,光未全亏魄未生。
争似西山千仞碧,不曾亏缺不曾盈。
虚盈相荡验阴精,光未全亏魄未生。
争似西山千仞碧,不曾亏缺不曾盈。
这首诗《圆缺》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地描绘了月亮从盈满到亏缺的变化过程,同时也隐喻了人生境遇的起伏与变化。
首句“虚盈相荡验阴精”,以“虚”与“盈”相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月亮从空虚到充盈的状态变化,这里的“阴精”指的是月亮的光辉,通过“相荡”一词,生动地展现了月亮光芒的动态变化过程。
次句“光未全亏魄未生”,则进一步描述了月亮从盈满到开始亏缺的过程。这里,“光未全亏”意味着月亮的光辉尚未完全消散,“魄未生”则是说月亮的阴暗部分还未显现出来,形象地展示了月亮从满月到逐渐变缺的微妙变化。
后两句“争似西山千仞碧,不曾亏缺不曾盈”,将月亮的变化与自然界的景象进行对比,以“西山千仞碧”象征永恒不变的美好,以此来反衬月亮的盈亏变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不变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中变化无常现象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盈亏变化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寻找不变的美好。
寄书常切到常迟,今日凭君君莫辞。
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病中饶泪眼常昏,闻说花开亦闭门。
语少渐知琴思苦,卧多唯觉鸟声喧。
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今日支离顾形影,向君凡在几重恩。
谔谔汉名臣,从天令若春。
叙辞皆诏旨,称宦即星辰。
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威惩治粟尉,恩洽让田人。
泉货方将散,京坻自此陈。
五营俱益灶,千里不停轮。
未远金门籍,旋清玉塞尘。
硕儒推庆重,良友颂公频。
鹤发逢新镜,龙门跃旧鳞。
荷君偏有问,深感浩难申。
开园过水到郊居,共引家童拾野蔬。
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
秋山近处行过寺,夜雨寒时起读书。
帝里诸亲别来久,岂知王粲爱樵渔。
掖垣春色自天来,红药当阶次第开。
萱草丛丛尔何物,等闲穿破绿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