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汉传八叶,殃源始椒房。
五侯连甲宅,旌节夜有光。
大角缠逆气,三辰失天纲。
便便文墨士,桀犬攻中央。
势重贤为佞,权移阴胁阳。
史臣谨灾异,可以告明王。
皇汉传八叶,殃源始椒房。
五侯连甲宅,旌节夜有光。
大角缠逆气,三辰失天纲。
便便文墨士,桀犬攻中央。
势重贤为佞,权移阴胁阳。
史臣谨灾异,可以告明王。
此诗描绘了汉朝末期的政治腐败与道德沦丧,以“皇汉传八叶,殃源始椒房”开篇,暗示了皇室内部的祸根。接着,“五侯连甲宅,旌节夜有光”,形象地描述了权贵们在夜晚的暗中活动,象征着权力的滥用和不正当的影响力。诗人通过“大角缠逆气,三辰失天纲”表达了对当时政治混乱、道德沦丧的强烈不满,将天象与人间政局相联系,寓意深刻。
“便便文墨士,桀犬攻中央”,指出那些自诩为文人墨客的知识分子,实际上却成为了权力斗争中的帮凶,比喻他们如同恶犬一般攻击权力的核心。这一句揭示了知识阶层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在政治漩涡中的角色转变。
“势重贤为佞,权移阴胁阳”,进一步阐述了权力对道德和正义的侵蚀,贤能之人被权力所腐蚀,成为佞臣;权力的转移不仅影响了自然界的阴阳平衡,也破坏了社会的秩序与和谐。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滥用导致社会道德滑坡的深切忧虑。
最后,“史臣谨灾异,可以告明王”,诗人提醒历史记录者要仔细记录这些异常现象,以便未来的君主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治理国家。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责任的重视,以及对未来治国者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汉末政治腐败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沦丧、权力滥用的强烈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历史记录者和未来君主的期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燕市人争看秀才,团栾此日会金台。
葡萄酒熟浇驼髓,萝卜羹甜煮鹿胎。
砚笔寂寥空洒泪,管弦呜咽自生哀。
雪寒门户宾朋少,且拨红炉守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