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尺楼.明月楼,元时赵氏建,子昂题诗: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百尺楼.明月楼,元时赵氏建,子昂题诗: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全文
清 / 黄之柔   形式: 词  词牌: 卜算子

住迹已难成,胜事犹能说。

只为王孙两句诗,今古留明月。金斝亦寻常。

彩笔真奇绝。如此楼台岂一家,寂寂都灰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百尺楼”或“明月楼”的建筑,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赵氏家族所建。诗人黄之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座楼阁在时间长河中的独特魅力与永恒价值。

“住迹已难成,胜事犹能说”,开篇即以一种超脱的视角,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这里的“住迹”可能指的是楼阁的存在痕迹,而“胜事”则指那些曾经在楼中发生的美好事件。尽管岁月流转,这些美好的记忆却依然能够被后人传颂。

“只为王孙两句诗,今古留明月”,这一句巧妙地将楼阁的历史与文学艺术相联结。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称谓,这里借指赵氏家族及其后代。两句诗不仅为楼阁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让明月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桥梁,象征着永恒与不朽。

“金斝亦寻常,彩笔真奇绝”,通过对比“金斝”(古代饮酒器)的平凡与“彩笔”(形容文采斐然的笔墨)的非凡,进一步强调了文学艺术在楼阁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彩笔的“奇绝”不仅体现在文字本身,更在于它赋予了楼阁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价值。

“如此楼台岂一家,寂寂都灰灭”,最后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楼阁及其背后文化的深刻思考。在时间的洪流中,任何事物都无法独存于世,但通过文化和艺术的传承,楼台虽已灰飞烟灭,其精神和价值却得以永存。

整首诗通过对“百尺楼”或“明月楼”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典建筑与文学艺术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

作者介绍

黄之柔
朝代:清

安徽歙县人,字静宜,号玉琴。吴绮妻。工诗词,尝填词杂周邦彦集中,人不能辨。有《玉琴斋集》。
猜你喜欢

江城春望

城阙静朝晖,春烟荠麦肥。

江乌傍地转,山翠扑人飞。

登眺只如此,苍茫谁与归。

年来惯飘泊,不自怨芳菲。

(0)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四

清砧明月暗相怜,袅袅微波弄夕烟。

长信宫词怨纨素,沈园嘉树罢吹绵。

伤心白下馀残照,回首红桥又昔年。

莫向雷塘寻胜迹,十分消瘦到眉边。

(0)

自申浦赴南沙

无恙江潮去复回,东风尘迹已寒灰。

如何春水桃花片,都化流萤照夜来。

(0)

励志五首·其五

墨翟悲素丝,杨朱泣歧路。

持守一不坚,所造非其故。

鮿生为时荣,谁能息浮慕。

如彼大海荡,百川为东注。

如彼丰草葽,女萝竞相附。

特立不可回,磐石自贞固。

(0)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其一

采芳兰泽最思君,乌桕空劳繫夕曛。

打桨人归风色晚,野桥秋水荡湖云。

(0)

为简敬画梅率题二绝·其一

光明何处著纤埃,湖树湖烟落酒杯。

好和晋陵游望咏,柳边风信渡江来。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