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同年郑宪长舟行书事》
《次韵同年郑宪长舟行书事》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古风

药裹正关心,凝尘满瑶瑟。

忽枉故人书,顿愈无妄疾。

长篇屡沈吟,首得防尾失。

风波固云恶,高天自行日。

那知汹涌时,不有龟龙出。

吾命乃在天,颠顿亦奚恤。

侃侃开笑谈,底柱屹中立。

虽然西江水,未容一日吸。

顾此济川舟,何方不可适。

终风徒尔为,行云靡留迹。

大哉天壤间,自生还自息。

此意当谁知,吾目为君拭。

君吾榜中英,常情讵能测。

激扬肃官箴,钻仰希圣域。

变化阴且阳,居然守无极。

应悲行险徒,终年长戚戚。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罗钦顺所作的《次韵同年郑宪长舟行书事》。诗中以“药裹”、“瑶瑟”起兴,引出对友人来信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内心的平静。接下来,诗人通过“风波”、“高天”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人生道路的艰难与希望。他以“那知汹涌时,不有龟龙出”一句,比喻在逆境中仍有人能挺身而出,展现出对人性光辉的肯定。

接着,诗人以“吾命乃在天,颠顿亦奚恤”表达出对命运的淡然态度,即使遭遇困境也不失乐观。通过“侃侃开笑谈,底柱屹中立”描绘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从容。诗人进一步以“虽然西江水,未容一日吸”强调了个人力量的有限,但同时也暗示了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自我。

后半部分,诗人以“顾此济川舟,何方不可适”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认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找到适应之道。然而,“终风徒尔为,行云靡留迹”则暗示了世事无常,难以把握。最后,诗人以“大哉天壤间,自生还自息”总结出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强调生命的自我循环与和谐共存。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比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哲理融入具体的形象之中,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获得对生命意义的启示。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烟雨楼对荷作

花盛原因开以迟,楼阴一片绮纨披。

屈为信理固宜是,淡弗华高乃在兹。

鹿苑不妨恣游奕,鸳湖岂必较参差。

设如座喻对君子,香树依稀与论诗。

(0)

沁园春.寿李秋谷平章十一月朔

河汉无云,淡月疏星,玉宇初澄。

渐金仙掌上,露华高洁,西风阵里,霜气崚嶒。

浪蕊浮花,狂茨怪蔓,此日纷纷一扫平。

谁欤似,有天公锡号,秋谷山人。须知与物为春。

向揪敛中间寓至仁。

是绂麟盛旦,黄钟应候,一阳方动,万汇俱萌。

亿兆苍生,钧陶系命,寿国端如寿此身。

梅花远,倩新词描写,来侑芳尊。

(0)

谒金门.赠雕銮匠

天赋巧。刻出都非草草。浪迹江湖今欲老。

尽传生活好。万物无非我造。异质殊形皆妙。

游刃不因心眼到。一时能事了。

(0)

过信州

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傍。

风送落红搀马过,春风更比路人忙。

(0)

送王教授之官临邛

剩喜人从义理趋,却忧末习堕浮虚。

未通经术先谈传,祇送人言不识渠。

偶向檐头觅桃李,径从纸上索鸢鱼。

君今去主师儒席,后倦先传谨在初。

(0)

忆友人

紫鸾栖棘乳溪边,不羡群飞漫刺天。

一见交情真我辈,更将诗句洗尘缘。

宁唯刮目须三日,恨不从公蚤十年。

只恐秋风趣分袂,尺书傥有雁能传。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