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其一欸乃曲》
《杂曲歌辞·其一欸乃曲》全文
唐 / 元结   形式: 词  词牌: 欸乃曲   押[删]韵

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其一》。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偏存名迹在人间”,表明诗人虽然身处世俗,但他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依旧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里的“名迹”指的是诗人的声望和作品,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的精神寄托。

接着,“顺俗与时未安闲”,则反映出诗人虽然随波逐流地生活在世俗之中,但内心并不平静。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寻找一种生存和表达的方式。这里的“顺俗”意味着外在的适应与妥协,“未安闲”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不满。

第三句“来谒大官兼问政”,显示了诗人对于官方权力和政治生活的关注。他可能是带着某种诉求或者批评去面见高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参与意识。

最后,“扁舟却入九疑山”,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乘船返回自然之中的景象。九疑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是隐逸的理想之地,诗人通过这种意象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士人在面对功名与隐逸之间的矛盾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元结

元结
朝代:唐   字:次山   号:漫叟   籍贯:河南鲁山   生辰:719~772年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猜你喜欢

赠友渔樵歌

我本渔樵者,结交青云人。

朱门华馆不下士,青山白屋归来贫。

闻君爱与渔樵友,每逐渔樵在林薮。

两屐松风万壑间,孤舟萝月双溪口。

朝与渔者亲,暮与樵者邻。

山厨束薪煮白召,野饭折荷包紫鳞。

春风行歌出林曙,落日叩舷渡江渚。

负策閒随黄鸟吟,濯缨时对骚人语。

世人结交徒结名,黄金不多交不成。

羡君不交黄金贵,却友渔樵如弟兄。

(0)

六月初七夜与岭南族中长少二十二人乘月泛西湖示诸同游

落日动高兴,轻舟过碧浔。

方欣齐桡乐,复惜群山阴。

时爱波上月,清光犹未沉。

乍离洲渚浅,稍入蒲荷深。

花香袭人衣,水风凉我襟。

杯行吸素彩,曲度飘清音。

繁华不可再,新赏良在今。

(0)

芦雁词

田食不厌肥,沙宿不厌广。

天长洲渚静,露下蒹葭响。

关河屡超忽,寒暑互来往。

南翔先雪过,北翼迎春返。

预愁远道苦,岂暇高丘想。

同类聊自持,分飞恐矰网。

(0)

度钻天坡感怀四绝·其四

飞鸢看欲跕,愁猿怯更唫。

前峰影天半,那隔故园心。

(0)

甲子冬赴松潘过窦圌山历明月关俱有罗两华题迹时闻两华以贵阳宪长归矣怀望赋此

窦圌山外隔仙踪,明月关头路几重。

遥忆故人思故国,且从高躅蹑高峰。

千寻飞栈天为尽,万折危峦鸟不逢。

独羡陶潜归去早,一尊何处抚孤松。

(0)

余少同欧阳文朝王尚涵读书茶山今丙午复同文朝修业龙洲相去已十又三年矣感赋为赠

结发同铅椠,羁栖各壮身。

草堂犹我共,布褐转情亲。

山水依书案,莺花乱葛巾。

所欣无结驷,班坐看江春。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