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和岐亭诗,见杀即劝止。
欲将不见闻,摄入见闻里。
迩来纵鸾刀,老饕何氏子。
譬彼刚制酒,触酒复欢喜。
默思丧乱来,冤魂呼不起。
糟猪恣咀嚼,舂磨无天理。
是生皆恶死,何分物与己。
巳物既不分,微命亦同矣。
断杀有顿渐,悲力无涯涘。
从嘲儒入墨,杀牛逊礿祀。
昔和岐亭诗,见杀即劝止。
欲将不见闻,摄入见闻里。
迩来纵鸾刀,老饕何氏子。
譬彼刚制酒,触酒复欢喜。
默思丧乱来,冤魂呼不起。
糟猪恣咀嚼,舂磨无天理。
是生皆恶死,何分物与己。
巳物既不分,微命亦同矣。
断杀有顿渐,悲力无涯涘。
从嘲儒入墨,杀牛逊礿祀。
这首诗名为《和止酒》,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饮酒行为的深刻反思与批判,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开篇“昔和岐亭诗,见杀即劝止”,诗人引用了前人的诗句,强调了制止杀戮、反对暴力的重要性。接着,“欲将不见闻,摄入见闻里”则表达了诗人试图将看不见的痛苦转化为可见的行动,以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迩来纵鸾刀,老饕何氏子”描绘了社会上一些人不顾道德,放纵欲望,如同贪婪的食客,比喻他们如同凶猛的野兽,毫无节制地吞噬着生命的画面。诗人通过“譬彼刚制酒,触酒复欢喜”这一比喻,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诱惑时的盲目和失去理智。
“默思丧乱来,冤魂呼不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的悲剧和无辜生命的逝去深感痛心,但这些冤魂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安慰和解脱。接下来,“糟猪恣咀嚼,舂磨无天理”进一步揭露了社会上对动物乃至生命的残忍对待,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无情和不公。
“是生皆恶死,何分物与己”强调了所有生命都厌恶死亡,无论它们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这体现了生命的共同价值和尊严。而“巳物既不分,微命亦同矣”则指出,当人们不分彼此,对待一切生命都同样残忍时,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难逃厄运。
最后,“断杀有顿渐,悲力无涯涘”表达了诗人对于制止杀戮的坚定信念,以及在面对这种悲惨现象时,人们内心悲痛的无尽和无法衡量。而“从嘲儒入墨,杀牛逊礿祀”则可能是在讽刺那些表面上推崇儒家仁义之道,实际上却在实际行动中违背道德准则的人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