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风光好,兰亭事莫迟。
觞随流水转,思逐落花飞。
水鸟沈波没,山鸡掠岸归。
游人沾柳絮,江女浣春衣。
轻鹢穿洄涧,斜阳下钓矶。
相欢追祓禊,入市掩柴扉。
三月风光好,兰亭事莫迟。
觞随流水转,思逐落花飞。
水鸟沈波没,山鸡掠岸归。
游人沾柳絮,江女浣春衣。
轻鹢穿洄涧,斜阳下钓矶。
相欢追祓禊,入市掩柴扉。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三日江亭聚会的场景,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首联“三月风光好,兰亭事莫迟”开门见山,点出时节与活动地点,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的颈联“觞随流水转,思逐落花飞”,以动态的意象展现了饮酒赋诗、思绪随着飘落的花瓣四处飞扬的情景,生动而富有诗意。
颔联“水鸟沈波没,山鸡掠岸归”则转向自然界的生动描绘,水鸟在水中隐没,山鸡掠过岸边归巢,一静一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尾联“游人沾柳絮,江女浣春衣”将镜头转向人物活动,游人在春风中沾染柳絮,江边的女子正在洗涤春日的衣物,生活气息浓郁,充满人间烟火味。
最后,“轻鹢穿洄涧,斜阳下钓矶”描绘了船只穿梭于曲折的河涧间,夕阳西下时分,垂钓者收竿归家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生活的宁静与满足。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闲适,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日图卷。
斗柄回秋律。素蟾飞、冰霜万里,满川金碧。
得月偏多何处是,惟有桥南第一。
正野迥、西风寒寂。
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璧。
河汉远,澹无迹。知君有句酬佳夕。
尽高歌、胡床自倚,露漙珠溢。
坐到参横星欲暗,隐隐天低似笠。
但络纬、悲啼催织。
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人远空追忆。
谁为置,郑庄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