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无刻漏,夜永不知更。
窗白只疑旦,月斜犹未明。
离人江北住,华发枕间生。
孤馆此怀寂,冥鸿何处声。
山深无刻漏,夜永不知更。
窗白只疑旦,月斜犹未明。
离人江北住,华发枕间生。
孤馆此怀寂,冥鸿何处声。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深山中的寂静与漫长。诗人通过“山深无刻漏”和“夜永不知更”,展现了时间在偏远之地流逝得格外缓慢,连传统的计时工具——刻漏都显得多余。接着,“窗白只疑旦”写出了黎明将至但光线微弱,让人误以为天还未亮的情景,而“月斜犹未明”进一步强调了夜色的持久。
诗中融入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离人江北住”,表达了对居住在江北亲友的牵挂,同时“华发枕间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沧桑。最后,诗人以“孤馆此怀寂”表达出自己身处孤寂馆舍的孤独感受,以及“冥鸿何处声”的疑问,寓意着自己如同孤鸿一般,听不到任何安慰的声音,深化了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总的来说,这首《夜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长夜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思乡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