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峰远眺,山岚凝芳树。
禾黍正离离,立西风、云烟向暮。
青松瑟瑟,风送短笛声,寒溪畔,翠微间,依约人间住。
灵源待月,襟袖凉微度。
把酒问青天,广寒宫,知何处。
中元吟赏好,预作中秋归兴逸,欲乘鸾,竟得神仙趣。
楚峰远眺,山岚凝芳树。
禾黍正离离,立西风、云烟向暮。
青松瑟瑟,风送短笛声,寒溪畔,翠微间,依约人间住。
灵源待月,襟袖凉微度。
把酒问青天,广寒宫,知何处。
中元吟赏好,预作中秋归兴逸,欲乘鸾,竟得神仙趣。
这首元代冀国公主的《蓦山溪·游灵源山》描绘了一幅秋日山行的画面。诗人站在楚峰之上,远望山岚缭绕,树木在秋风中散发着芬芳。田野里的稻谷和黍子随风摇曳,傍晚时分,云烟弥漫,增添了神秘的氛围。青松在瑟瑟秋风中挺立,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仿佛是人间与仙境的交汇。
诗人步入溪边翠微深处,感受到阵阵凉意,举杯对着浩渺的夜空,询问那广寒宫究竟在何方。这表达了对月宫的向往和对中秋佳节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心境。最后,诗人借中元节的吟赏,预示着自己将怀揣归隐之志,欲乘仙鹤,体验那超凡入圣的乐趣。
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超然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