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弥陀港》
《渡弥陀港》全文
清 / 卓肇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片云帆泛海垠,空空总未了吾真。

净波悟得如如相,逐浪惭为汲汲人。

苇渡几曾疑太幻,拈花未觉笑何因。

弥陀老佛如相晤,为问方壶那个津。

(0)
鉴赏

此诗以渡海之行,寓言人生哲理。首句“一片云帆泛海垠”,描绘出一幅浩渺无边的大海景象,云帆飘荡于其上,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与辽阔。次句“空空总未了吾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虽历经世事,却始终未能完全领悟生命的真谛。

接着,“净波悟得如如相,逐浪惭为汲汲人”两句,通过对比静水与随波逐流的人,揭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外在的追求之间的关系。净波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而逐浪则代表了世俗的急功近利。诗人自省,自己是否也过于急切地追求外在的成功与名利,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精神的滋养。

“苇渡几曾疑太幻,拈花未觉笑何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虚幻与真实的思考。苇渡象征着生活的平凡与不易,诗人并未对此产生怀疑,而是坦然面对。拈花微笑则是禅宗中的经典故事,诗人在这里似乎在说,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言语或行为,而是在于内心的领悟与觉醒。他并未从这个故事中找到答案,暗示了人生真理的深奥与难以言喻。

最后,“弥陀老佛如相晤,为问方壶那个津”表达了诗人对更高智慧的向往与探索。弥陀老佛代表了佛教中的智慧与慈悲,方壶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上的归宿或解脱之道。诗人仿佛在与这些超凡的存在对话,寻求指引,表达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渡海这一日常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内心的平静与追求、以及对超越世俗智慧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而独特的洞察。

作者介绍

卓肇昌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胡廷辉画梨园图

君不闻昔年天宝全盛时,梨园玉雪千万枝。
君王夜入月宫去,后庭愁损千蛾眉。
银桥阁道相联络,十二阑干倚寒玉。
归来不忆天上游,独记《霓裳羽衣》曲。
沉香燕坐清夜长,流苏宝带悬明榼。
一百五日寒食节,三十六宫明月香。
玉环睡足娇无力,梦绕巫山楚云碧。
六花散作晴云飞,落地琮花晓无迹。
渔阳一夜飞边尘,六龙万里天西巡。
马嵬肠断埋香玉,蜀道天高空白云。
东归坐叹年华暮,遥夜漫漫谁与度。
梨园弟子多白头,满眼新人不如故。
尔来此恨六百年,花开岁岁春风前。
乾坤旧事逐流水,画图却向人间传。
半幅齐纨渺箫瑟,拭眼春风香露湿。
当年画史知几人,曾为君王写无逸。

(0)

读山海经(二首)

白日出扶桑,流光丹若木。
东西几万里,倒影射蒙谷。
尝闻瀛海上,半夜见日浴。
如何北荒外,乃有龙衔烛。

(0)

拟古(五首)

生世无百年,孰究天地终。
宁知洛邑地,乃处陆浑戎。
古来遗世士,守雌知其雄。
我生七九年,始识广莫风。
朔土恒早寒,况乃岁律穷。
发春谅不远,行见星鸟中。
¤

(0)

归园田(三首)

少小乐闲旷,被褐守空山。
白头赋远游,倏已二十年。
箪瓢陋巷居,安得如颜渊。
昨宵偶不寐,忆我南山田。
平生伏腊资,今弃草莽间。
岂无升斗禄,差以慰目前。
妻孥在远道,弃置同云烟。
独念故山下,草屋行将颠。
亦知身后名,未若生前闲。
且复对尊酒,一醉已陶然。
¤

(0)

贫士(二首)

人生靡定止,飘荡如转蓬。
万事了不齐,畴能诘化工。
宁知扬子云,乃愧楚两龚。
天运有代谢,倚伏恒不同。
委愿随所遇,胡为计穷通。
用舍固有命,勖哉慎所从。

(0)

己酉九日

客游五千里,乃得物外交。
朔土天早寒,九月草树雕。
衍公林下秀,要我共登高。
秋风净游氛,流目空云宵。
稍觉怀抱宽,遂忘登陟劳。
古人不可见,俯仰心为焦。
缅怀庐山远,神契栗里陶。
斯人去已远,千年犹一朝。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