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难转觉保身难,难向师门欲继颜。
若把白衣轻易脱,却成青桂偶然攀。
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
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
时难转觉保身难,难向师门欲继颜。
若把白衣轻易脱,却成青桂偶然攀。
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
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题为《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以及对信念的执着。
"时难转觉保身难,难向师门欲继颜"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自我保护与对师承的渴望。这里的“师门”可能指的是某种精神或知识的传承,而“继颜”则是希望能够继续保持或实现这种传承。
"若把白衣轻易脱,却成青桂偶然攀"中的“白衣”常指普通百姓或无官之士,“青桂”则象征着高贵和不朽。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转变,即从平凡到追求更高的理想状态。
"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描绘了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环境,“剑戟”象征着尖锐和危险,而“乾坤”则是宇宙天地之意。诗人坚持自己的道义,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不曾失落。
"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表达了对恩惠的回报与等待时机。“九华山”可能是具体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比喻的高地或精神寄托。诗人坚定地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还清恩情,并且愿意暂时隐退以待时机。
整首诗通过对困难、信念和回报的探讨,展现了作者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勇敢与坚持,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黄尘满道客衣穿,古寺荒凉暂息肩。
倦体收来便稳榻,汗颜濯去快寒泉。
野僧治饭挑蔬至,童子携茶对客煎。
夜久月高风铎响,木鱼呼觉五更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