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巩清虚堂》
《王巩清虚堂》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清虚堂里王居士,闭眼观心如止水。

水中照见万象空,敢问堂中谁隐几。

吴兴太守老且病,堆案满前长渴睡。

愿君勿笑反自观,梦幻去来殊末已。

长疑安石恐不免,未信犀首终无事。

勿将一念住清虚,居士与我盖同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gǒngqīngtáng
sòng / shì

qīngtángwángshìyǎnguānshēnzhǐshuǐ

shuǐzhōngzhàojiànwànxiàngkōnggǎnwèntángzhōngshuíyǐn

xīngtàishǒulǎoqiěbìngduīànmǎnqiánchángshuì

yuànjūnxiàofǎnguānmènghuànláishūwèi

chángānshíkǒngmiǎnwèixìnshǒuzhōngshì

jiāngniànzhùqīngshìgàitóngěr

注释
清虚堂:指修行或静思之地。
王居士:修道或有学问的士人。
止水:形容心境平静如止水。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隐几:古人常在几案前思考,此处指深思者。
吴兴太守:地方官员。
堆案:堆积如山的公文案牍。
梦幻:比喻人生的虚幻。
安石: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有类似命运的人。
犀首:古代官名,此处可能指代某人。
一念:片刻的思想,这里指对某种境况的执着。
盖同耳:大概相同,表示处境相似。
翻译
在清虚堂里的王居士,闭上眼睛凝视内心如同静止的水面。
水面上映照出万物空幻,我大胆询问,堂中谁在默默沉思?
吴兴太守年迈且疾病缠身,堆积的公文前他总是昏昏欲睡。
希望你不要嘲笑,反而自我反思,梦境与现实的交替从未停止。
长久以来我怀疑自己是否能逃脱安石的命运,不敢相信犀首最终不会有事。
不要执着于清虚的境界,居士和我都同样在这困惑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王巩清虚堂》。诗中通过对清虚堂居士王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澄明状态的向往。

“闭眼观心如止水”表达了王居士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就像一潭不起波澜的止水一般。"水中照见万象空,敢问堂中谁隐几"则是通过水面映出的景象,引出了对清虚堂中人是否也能达到这种境界的疑问。

接下来的两句“吴兴太守老且病,堆案满前长渴睡”描绘了一个官员因为年迈与疾病而工作不力、沉迷于长眠的情景。"愿君勿笑反自观,梦幻去来殊末已"是诗人对这位太守的劝诫,希望他不要嘲笑王居士,而应该反省自己,认识到世事如梦,终将过去。

“长疑安石恐不免,未信犀首终无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安石(指北宋时期的政治集团)的担忧,他们虽然貌似平静,但可能难以避免灾难。"勿将一念住清虚,居士与我盖同耳"则是诗人对王巩的提醒,不要让任何杂念留在心中,因为他们两人都追求超脱尘世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苏轼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漫兴四首·其三

残钟四点五点,新月一棂半棂。

却笑当年此际,酒去愁来到明。

(0)

即事·其一

出语脍一世,不受儿辈悦。

总为般若河,雅无文士筏。

(0)

送六君子·其二再送伯玉至清洋口

三年洗情字,一夕为君新。

欲忍临岐泪,人间无此人。

(0)

和肖甫司马题旸德大参东园五言绝句十首·其十通华径

峭茜青葱间,所得亦已足。

忽转天地开,锦绣匡山谷。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二

火枣侑神梨,金浆调玉醴。

但与许道士,不与许长史。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十四

黄鹄毋爱饱,那怕人间网。

不夸羽翼长,但夸天地广。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