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东阳与吏民别诗》
《去东阳与吏民别诗》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微薄叨今幸,忝荷非昔期。

唐风岂异世,钦明重在兹。

饰骖去关辅,分竹入河淇。

下车如昨日,曳组忽弥期。

霜载凋秋草,风三动春旗。

无以招卧辙,宁望后相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yángmínbiéshī
nánběicháo / shěnyuē

wēibáodāojīnnián

tiǎnfēi

tángfēngshì

qīnmíngzhòngzài

shìcānguān

fēnzhú

xiàchēzuó


shuāngzǎidiāoqiūcǎo

fēngsāndòngchūn

zhāozhé

níngwànghòuxiāng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的作品,名为《去东阳与吏民别》。从内容来看,诗人在离开东阳之际,写下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和期待。

首句“微薄叨今幸”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所获得的幸运与厚遇感到十分珍惜。接着,“忝荷非昔期”则是表明这些幸福与过去的承诺并不一致,暗示着一种时代变迁、人事更替的情感。

“唐风岂异世,钦明重在兹”中,“唐风”指的是诗人所处的时代精神或文化传统,而“岂异世”则是疑问句式,表达了对当前与过去是否截然不同的困惑。“钦明”通常用来形容帝王的尊号,这里可能暗示着对权力中心或者高位者的敬仰和依赖。整句话体现出诗人对于当下社会文化状态的观察和思考。

“饰骖去关辅,分竹入河淇”则是描绘离别之情,通过马鞍上的装饰、过关与竹林的景象,展现了行进中的景色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这里的意境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颇有相似之处,都在于以自然景物烘托情感。

“下车如昨日,曳组忽弥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人在此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逝,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两句“霜载凋秋草,风三动春旗”,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季节更迭与生命的短暂。霜是秋天的标志,而秋草凋零,则意味着生命力度已逝;“风三动”暗示了春天到来的不确定性,“春旗”可能指的是春日里飘扬的花香或其他象征新生的景物。

最后两句“无以招卧辙,宁望后相思”,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未来的期待之情。卧辙即是古代车辙,诗人在此表示没有办法去召唤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足迹,而宁愿选择回首往昔,怀念与他人的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期待。诗中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作者作为一位官员与民众告别时的心境。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题王孟端画梧竹

洞门一夜起凉飙,万籁无声听渐遥。

记得朝回明月底,井梧埤竹共萧萧。

(0)

从军乐军中录示诸将·其一

为问从军乐,东南早罢兵。

尚资磐石计,同醉伏波营。

宝玦千金换,珠缨五采成。

却惭扬子宅,终岁一书生。

(0)

送赵友同还华亭时水泛三吴

积水渺无际,送君江上还。

九峰何处所,迢递白云间。

旧业菱荷在,秋风鸥鹭閒。

定知三泖月,相见一开颜。

(0)

阁下赠同官王洪·其一

王子才无敌,冰壶映世稀。

赋成金韵远,诗夺锦袍归。

入侍趍丹禁,承恩拜琐闱。

茂陵惭久病,因欲解朝衣。

(0)

寻郑道士坐清晖阁

吟秋入翠微,高阁坐清晖。

鸿宝传真诀,清斋话息机。

涧云生野屐,山雨拂尘衣。

自是支离久,依方早有归。

(0)

任溪道中·其一

萦迂曲径随溪转,咿轧肩舆傍柳行。

忽听竹林茅屋下,琅琅一派读书声。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