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十里清凉国,三百楼台迤逦开。
岳王坟前吊东渡,隐君寺里话西来。
接果黄猿呼一个,探花白鹿走千回。
风流文采湖山主,坡白应须属有才。
入山十里清凉国,三百楼台迤逦开。
岳王坟前吊东渡,隐君寺里话西来。
接果黄猿呼一个,探花白鹿走千回。
风流文采湖山主,坡白应须属有才。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嬉春体(其四)》,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游历画卷。首句“入山十里清凉国”形象地写出山中的幽静与凉爽,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接下来的“三百楼台迤逦开”则描绘了山中楼阁错落有致,展现出壮丽的景致。
诗人游历至岳王坟前,缅怀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又在隐君寺中回味历史,探讨往昔之事。黄猿接果的生动场景和白鹿探花的活泼画面,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风流文采湖山主,坡白应须属有才”,诗人将自己比作湖山的主人,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自我期许,同时也暗含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游踪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文人雅趣的追求。
千山万山日向脯,哑哑老树愁啼乌。
长途迢递人绝迹,奋跃只有黄于菟。
长风飕飗震林木,百兽纷披望风伏。
霜牙凛凛摧万夫,金镜瞳瞳射双目。
饥来择肉惟熊罴,不更小取豺与狸。
田家黄犊要耕种,又肯搏攫夸能为。
如今天关求守备,盖世雄威素称异。
举首为城掉尾旌,愿保皇家千万世。
荻花吹雪江风冷,江上微云淡山影。
谁将水墨染生绡,一片江南晚秋景。
人家住近红叶村,红叶照水如春源。
问津有客远相访,童子候迎先扫门。
隔岸分明皆橘树,看来应是横塘路。
水禽格格踏波飞,沙雁悠悠入云去。
我别江南今十年,客窗见画心茫然。
明年准拟买归棹,漫游重赋江南篇。
曲阑护春小园内,芳草芊绵织新翠。
屏山牡丹开暖风,吹堕轻红粉香碎。
谁家儿女蜀锦裆,柔发初剃靛色光。
两两三三戏晴昼,欢呼竞出花台傍。
秋千木架双旗插,彩绳低垂画板滑。
向前推送身转高,架上连环韵鸣轧。
脚尖背蹴香尘飞,珠汗微沾金缕衣。
丹青假面恣涂抹,舞腰更把斓斑围。
娇娥并坐遗针线,手弄折枝情恋恋。
花腔小鼓闲不敲,竹马金铙抛地遍。
玉蜺扑蝶意自痴,紫兰缘叶纷离披。
君不见圣主仁恩致蕃育,四海民物陶春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