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已强半,寻春登石楼。
山光侵雨变,草色到云休。
归鸟沈岩际,行人过树头。
剥苔看石碣,因火认渔舟。
渐夜滩声恶,凭虚屋势浮。
乘閒聊自适,觞咏属吾流。
二月已强半,寻春登石楼。
山光侵雨变,草色到云休。
归鸟沈岩际,行人过树头。
剥苔看石碣,因火认渔舟。
渐夜滩声恶,凭虚屋势浮。
乘閒聊自适,觞咏属吾流。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陪尹子渐申安礼宿香山寺》。诗人于农历二月已过半时,为了寻找春天的气息,独自或与友人尹子渐、申安礼一同登上了石楼。山景在雨中变幻莫测,青草的颜色延伸至云端,展现出盎然生机。归巢的鸟儿隐没在山岩之间,行人的身影掠过树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他们在剥去苔藓的石头上发现古老的石碑,借着火光辨识出远处的渔舟,体现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探寻。随着夜幕降临,江边的涛声愈发汹涌,而寺庙所在的山屋仿佛漂浮在空中。诗人借此闲暇时光,享受着宁静与自在,举杯吟咏,流露出文人士大夫的雅兴和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游历山水、品味历史和人文的意趣,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程程、山山水水,人家都在深处。
弯环不辨羊肠径,只觉树阴无数。香似雾。
问四面楼台,多少春鹦鹉。相逢俊侣。
正潭水桃花,踏歌声里,满地落红雨。
仙源好,见说蓝桥有路,胡麻饭熟如许。
马蹄催送佂轮急,可是软红尘土。
君记取,记步步移时,便入长安去。此中小住。
笑图书寻来,绛云青琐,还似婿乡否。
六尺屏风。朝晖映、闪闪砑光无迹。半点纤尘不入。
尽写江南云石。看朱成碧。是细剖、香螺黏得。
啁啾文鸟,生动短葩,真好颜色。
霜镔炼就轻刀,填时那用,枣心纤笔。
倩作双鬟小影,称体宫衫样窄。笑拈春笛。
指孔雀、雕檐一只。翠尾高擎,记向边鸾临出。
《尚书》西旅贡厥獒,《尔雅》释云四尺高。
喜则在尾怒在齿,势与狻麑争雄豪。
吾家狮奴若狸小,得勿儿辈相讥嘲。
不知命名取形似,大吼亦足惊其曹。
重镅繫以红丝绦,头尾乍动金铃摇。
得食不厌掷且跳,旋转便捷如猿猱。
狮奴狮奴尔勿骄,古人功臣比功狗,宵夜无忘慎尔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