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草同欢似戏场,含娇敛笑竞群芳。
临风岂有梅花笛,吹落蛾眉点额妆。
斗草同欢似戏场,含娇敛笑竞群芳。
临风岂有梅花笛,吹落蛾眉点额妆。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女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场景,充满了欢乐与活力。"斗草同欢似戏场",生动地展现了她们在草地上进行斗草游戏时的热闹景象,如同置身于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游乐场。"含娇敛笑竞群芳",则细腻地刻画了女子们在游戏中的娇羞与欢笑,她们的竞争仿佛百花争艳,各展风采。
接下来的两句"临风岂有梅花笛,吹落蛾眉点额妆",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梅花笛"在这里象征着一种清雅的音乐,但诗人却说即使有如此美妙的音乐,也无法吹落女子们精心打扮的蛾眉和点额妆。这不仅表现了女子们对美丽装扮的珍视,也暗示了她们在节日中追求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有着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端午节期间女性群体的快乐生活和审美情趣,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关怀。
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
閒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
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
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
河上风烟爱此邦,吴艘越舸不相降。
鱼腥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
蹴鞠渐知寒食近,鞦韆将立小鬟双。
年光取次须偷赏,何用功名节与幢。
君尝编史似吴兢,又值甘泉马踏冰。
重腊雪花方漫漫,宿厅书架自层层。
桉头美酒初温火,帘底微风欲动灯。
永夜未眠钟已发,此心閒寂似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