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樊楼,缥缈见、彤窗绣柱。
有多少、州桥夜市,汴河游女。
一统京华饶节物,两班文武排箫鼓。
又堕钗、斗起流花风,飘红雨。西务里,猩唇煮。
南瓦内,鸾笙语。数新妆炫服,师师举举。
风月不须愁变换,江山到处堪歌舞。
恰西湖、甲第又连天,申王府。
北宋樊楼,缥缈见、彤窗绣柱。
有多少、州桥夜市,汴河游女。
一统京华饶节物,两班文武排箫鼓。
又堕钗、斗起流花风,飘红雨。西务里,猩唇煮。
南瓦内,鸾笙语。数新妆炫服,师师举举。
风月不须愁变换,江山到处堪歌舞。
恰西湖、甲第又连天,申王府。
这首词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与浓厚的文化氛围。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汴京夜市的热闹、游女的美丽、文武官员的排场以及节日的欢庆。词中“一统京华饶节物”一句,表达了对汴京作为统一国家首都的赞美,同时“两班文武排箫鼓”则突出了朝廷的威严与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此外,“西务里,猩唇煮。南瓦内,鸾笙语”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不同区域的特色活动,如西务里的美食烹饪与南瓦内的音乐表演,展现了汴京生活的多样性和艺术气息。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西湖与申王府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景致和权贵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风月不须愁变换,江山到处堪歌舞”这两句,体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与文化活动的热爱,认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找到欣赏美、享受生活的方式。最后,“恰西湖、甲第又连天,申王府”则以西湖的美景和权贵府邸的奢华,进一步强化了对汴京繁华与富庶的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汴京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北宋时期都城的繁荣与文化盛况,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
与君同县又同甲,家世相同学为业。
陪从最旧今老矣,四十馀年如一霎。
吁嗟先德去已久,后嗣皆能守家法。
君之一第得稍晚,更向小官勤检押。
乡闾执友在嗣禁,奉诏亲题荐贤剳。
美材犹未立朝庭,归驭依然走川峡。
文章近岁颇颓靡,庠序得人须镇压。
欲疏密网在提纲,思遏狂澜当下闸。
由来文党俗寝盛,定见子昂才不乏。
羡君高堂有慈母,日侍欢颜问单裌。
宝笺银络累年封,他日恩书应满匣。
圣君文母切求治,数路招来不为狭。
读书到老必有用,一发胸中补熙洽。
乔松千丈雪中青,肯向西风感衰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