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其八》
《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其八》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北宋樊楼,缥缈见、彤窗绣柱。

有多少、州桥夜市,汴河游女。

一统京华饶节物,两班文武排箫鼓。

又堕钗、斗起流花风,飘红雨。西务里,猩唇煮。

南瓦内,鸾笙语。数新妆炫服,师师举举。

风月不须愁变换,江山到处堪歌舞。

恰西湖、甲第又连天,申王府。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与浓厚的文化氛围。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汴京夜市的热闹、游女的美丽、文武官员的排场以及节日的欢庆。词中“一统京华饶节物”一句,表达了对汴京作为统一国家首都的赞美,同时“两班文武排箫鼓”则突出了朝廷的威严与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此外,“西务里,猩唇煮。南瓦内,鸾笙语”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不同区域的特色活动,如西务里的美食烹饪与南瓦内的音乐表演,展现了汴京生活的多样性和艺术气息。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西湖与申王府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景致和权贵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风月不须愁变换,江山到处堪歌舞”这两句,体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与文化活动的热爱,认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找到欣赏美、享受生活的方式。最后,“恰西湖、甲第又连天,申王府”则以西湖的美景和权贵府邸的奢华,进一步强化了对汴京繁华与富庶的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汴京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北宋时期都城的繁荣与文化盛况,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诗一首

牡蛎滩头一艇横,夕阳西去待潮生。

与君不负登临约,同上金鳌背上行。

(0)

山上

山上桃花红欲烧,山间病老苦无聊。

古人有时亦好饮,已醉复醒真似劳。

谁能忘情学枯木,不如隐几看猿猱。

攀援上下岂无意,新林落日风??。

(0)

和王定国二首·其一

三十年前愁送别,八千里外喜同归。

自甘衰叟锄新圃,未许高才恋旧矶。

(0)

送程彝仲赴东川教授

与君同县又同甲,家世相同学为业。

陪从最旧今老矣,四十馀年如一霎。

吁嗟先德去已久,后嗣皆能守家法。

君之一第得稍晚,更向小官勤检押。

乡闾执友在嗣禁,奉诏亲题荐贤剳。

美材犹未立朝庭,归驭依然走川峡。

文章近岁颇颓靡,庠序得人须镇压。

欲疏密网在提纲,思遏狂澜当下闸。

由来文党俗寝盛,定见子昂才不乏。

羡君高堂有慈母,日侍欢颜问单裌。

宝笺银络累年封,他日恩书应满匣。

圣君文母切求治,数路招来不为狭。

读书到老必有用,一发胸中补熙洽。

乔松千丈雪中青,肯向西风感衰飒。

(0)

玉霞弟子

玉霞弟子非无学,金箓名仙亦有才。

却作左慈筵上术,谁将酒脯尽携来。

(0)

依韵和施正臣游圣果寺二首·其一

盘崖绝巘与天通,汗漫烟霞谢世笼。

耸起浮图山突兀,自然衙石玉青葱。

古人兴废千年上,游客登临一啸中。

谁为燕然愧班窦,弧城羁据亦铭功。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