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思》
《秋思》全文
唐 / 郑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寒蛩鸣不定,郭外水云幽。

南浦雁来日,北窗人卧秋。

病身多在远,生计少于愁。

薄暮西风急,清砧响未休。

(0)
注释
寒蛩:寒冷的蟋蟀。
郭外:城外。
幽:幽深。
南浦:南方的水边,这里常用来指代送别之地。
雁来日:大雁南飞的日子。
北窗:北边的窗户。
卧秋:在秋天里躺着,寓含寂寥之意。
病身:病弱的身体。
远:远离。
生计:生活所需。
愁:忧虑。
薄暮:傍晚。
西风:秋风。
急:猛烈。
清砧:清冷的捣衣声。
未休:持续不断。
翻译
寒冷的蟋蟀叫声时断时续,城外的水汽与云彩显得幽深。
南边的水边,大雁飞来之日,北窗下的人正在经历秋天的寂寥。
病弱的身体常常远离家乡,生活中的忧虑比生计还要多。
傍晚时分,西风猛烈,清冷的捣衣声还在持续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思。首句“寒蛩鸣不定”以蛐蟀的叫声烘托出初秋的凉意,同时也暗示了一种不安稳的情绪。紧接着,“郭外水云幽”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孤寂,水边云起,营造出一片清幽之境。

“南浦雁来日”和“北窗人卧秋”两句,则分别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勾勒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南浦的雁鸣唤醒了日光的明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窗之下的沉睡,这不仅描绘了一天中光影的变化,更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冷清与孤独。

“病身多在远”表达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以及这种不适常伴随他在旅途中,增加了他的忧虑。接着,“生计少于愁”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生活压力与精神负担远超过实际的物质困境。

末两句“薄暮西风急,清砧响未休”,以夕阳时分的西风和不息止的砧声,增强了秋天的萧瑟感。这里的“薄暮”指的是日落前的短暂时光,而“西风急”则加深了这种时间感上的紧迫与无常。至于“清砧响未休”,则是对劳作声音的描写,反映出农人在秋收季节的忙碌,同时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忙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以及生活状态的隐喻表达,展现了诗人秋日的孤独感、忧虑心情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郑巢
朝代:唐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山中冬日偶题

镇日无人闭竹扉,阶前寒翠上人衣。

开门修竹青如束,黄叶风前叫子规。

(0)

竹间听反舌鸟

细霭轻岚散竹林,支颐小坐听晨禽。

未蒸花气机偏涩,乍写春声意独深。

缓引易调多种舌,琐言难竟一生心。

何如隐忍过残腊,末路风烟恐不禁。

(0)

自适

虚檐残溜雨纤纤,枕簟轻寒晓渐添。

花落后庭春睡美,呢喃燕子要开帘。

(0)

晚坐弘济寺

古柳参差掩寺门,荆篱石埠自为村。

风严乌榜通菱浦,日落渔炊就荻根。

野月荒荒难辨色,江峰寂寂更何言。

灯前无限浮沈思,销在菰香水鹤喧。

(0)

竹簟

纹如流水滑如脂,一片清光漾碧漪。

凉思入帷移翠影,轻烟萦帐拂霜姿。

采真湘浦窗间梦,写兴淇园枕上诗。

欲避炎蒸何处是,石屏横展对芳池。

(0)

熏炉铭

上似蓬莱,吐气委蛇。芳烟布绕,遥冲紫微。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