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
山涛不是私忧者,羊佑宁知非算无。
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衽终输吴。
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
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
山涛不是私忧者,羊佑宁知非算无。
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衽终输吴。
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读羊叔子劝伐吴表》。李贽以独特的视角,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首联“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历史上权力的转移,如同三匹马共用一个马槽,先购买了邺都,随后转手卖给少数民族政权。这里暗含了对权力易手、利益交换的讽刺。
颔联“山涛不是私忧者,羊佑宁知非算无。”提到历史人物山涛和羊祜,前者并非真正的忧虑者,后者可能并未预见事情的最终走向。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人物决策背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颈联“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衽终输吴。”指出长江天堑虽险,最终权力落入晋朝之手;而地域划分虽有差异,最终却导致了吴国的胜利。这一联反映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交织。
尾联“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将目光转向了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王氏和谢氏,讽刺他们空谈玄理,未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实质性的贡献。通过这一联,李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行为与成就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审视,展现了李贽对于权力、决策、历史进程以及个人作为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刻的历史批判精神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南山修源何所似,顾痴铺张侧釐纸。
酒酣漱墨风雨来,咫尺烟昏生万里。
韩侯静者妙英姿,乃呼扁舟共遨戏。
我曹竟堕善幻中,叩舷歌呼但沾醉。
寺下回潭凝不流,中有卧石如潜虬。
孤峰已衔半规日,连山倒垂波底浮。
韩侯风雅才甚优,胸中何止吞万牛。
未向承明草莲烛,小留南国驯沙鸥。
会须唤仗入天陛,尚忆溪边横小舟。
但愿故人俱厚禄,平子不妨吟四愁。
孟夏始三气,暑还自何乡。
稍稍切肌骨,病著径卧床。
云从瓯峰来,将雨送微凉。
容与过朝市,殷勤洒林塘。
幽窗多僧气,颇带山茶香。
缥思随归云,冉冉列禅房。
此物方料理,阴崖容伏藏。
火老恐愈浊,熏煮犹未央。
会当笺山灵,时来呵不祥。
白珩蓝田生,赤骥渥洼种。
异产非其源,定自难入用。
吴侯掌武孙,九鼎家世重。
筮仕如挽强,妙手一一中。
抱牍凫雁行,严惮安得纵。
捐金购奇书,嗜学有馀勇。
邺侯空插架,而子颇成诵。
昨日章水头,春风吹客梦。
开筵置清醴,落月流画栋。
念子不负丞,义士色为动。
梯山贡楛矢,效珍出银瓮。
胡为百僚底,岁月数宾送。
天边赏音意,推毂亦云众。
他年解组归,三径着求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