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裘冉冉带风轻。絮逐官河柳压城。
竖子提筐如百舌,春来惟有卖花声。
敝裘冉冉带风轻。絮逐官河柳压城。
竖子提筐如百舌,春来惟有卖花声。
这首《长安竹枝词》由清代诗人项景襄所作,描绘了京城长安春日里的一幅生动画面。
首句“敝裘冉冉带风轻”,以一件破旧的皮衣随风飘动的形象,勾勒出春日微风拂面的轻柔感,同时也暗示着季节更替,万物复苏的景象。
次句“絮逐官河柳压城”,运用拟人手法,将柳絮与河水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拂下,柳絮随风飘荡,仿佛是河水在空中流动的场景;同时,“柳压城”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城市景象。
后两句“竖子提筐如百舌,春来惟有卖花声”,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竖子提筐如百舌”将孩童提着装满鲜花的筐子比作忙碌的百舌鸟,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春天里忙碌地售卖鲜花的情景;“春来惟有卖花声”则以简洁的语言,强调了春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花香四溢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长安竹枝词》通过对春日长安街头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三年泮宫苦幽独,中有宜人惟睡足。
虫鱼注罢直庐静,午枕鸣雷撼窗屋。
故人苏子半幅书,饷我闽溪一包玉。
亲题更屈调弦手,远寄来浇饭蔬腹。
故应疑我梦得官,谁信吾衰已无复。
空令半夜忍饥吟,搜到池塘春草绿。
饥乌哑哑枝上啼,秋风萧萧吹客衣。
儒冠误身不得归,女痴妻寒病乳老。
归来聚首贫亦好,我固知之归不早。
束书十载游长安,一官远谢医卜贤。
托生长镵直可怜,今君别我还故里。
想见亲朋问所以,为言憔悴京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