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其十》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其十》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裁剪群英荷化工,閒中无计答春风。

自锄花径平如掌,要使荆榛一扫空。

(0)
翻译
在园艺中精心修剪众花草,闲暇时却无法回应春天的呼唤。
独自一人修整花径,平整得像手掌一样光滑,决心清除所有荆棘杂草。
注释
群英:比喻众多花草。
答春风:回应春天的到来。
自锄:自己动手除草。
花径:花园的小路。
平如掌:形容路面平整如手掌一般。
荆榛:荆棘和灌木丛。
一扫空:彻底清除干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好友、亦为文学家的章乃公(即“仲并”)所作,收录在《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象的向往。

首句“裁剪群英荷化工”寓意于政治上的打压和整肃,群英指的是人才或有才能之人,而裁剪则意味着被抑制和限制。"閒中无计答春风"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感到无力回天,无从对策的无奈。

"自锄花径平如掌"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其中“自锄”意味着自己亲手清理,“花径”是指春日里开满鲜花的小路,而“平如掌”则形容道路被清理得非常平整,如同手掌一般。这也许暗示诗人希望在政治上能有所作为,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

最后一句“要使荆榛一扫空”,则是诗人对于那些不平和不公的社会现象,充满了清除的愿望。"荆榛"比喻复杂难行或是障碍重重的环境,而“一扫空”则表达了希望将这些都彻底清除,使之变得干净空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政治现实的隐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寄景贤一十首·其九

我与先生久已欢,而今皆愿老来闲。

同舟载棹醉观月,并辔骑驴饱看山。

绮句缀成连谱换,纯音弹了着诗还。

琴诗此际慵拈出,可怨龙冈为纸悭。

(0)

寄景贤一十首·其四

弦索词章且助欢,羡渠临老得安闲。

琴歌爱子弹秋水,佳句服君仰泰山。

声古调凄真可听,辞雄韵险实难还。

先难后易今方省,名士襟怀本不悭。

(0)

丁亥过沙井和移剌子春韵二首·其二

行藏俯仰且随时,缊袍怀珠人未知。

燕雀既群难立志,凤凰不至拟胡为。

可嗟世态频更变,何奈人生多别离。

莫忘天山风雪里,湛然驼背和君诗。

(0)

过阴山和人韵·其四

阴山奇胜讵能名,断送新诗得得成。

万叠峰峦擎海立,千层松桧接云平。

三年沙塞吟魂遁,一夜毡穹客梦清。

遥想长安旧知友,能无知我此时情。

(0)

代赠郑士恒卜居灵山

一榻高悬入翠微,故人情重不相违。

烟霞烂熳新樵径,水石荒凉旧钓矶。

灵草飘香林有主,金炉分焰座生辉。

神仙自在人间世,曾约秋清款素扉。

(0)

屏山即事时周明府来访

地近仙岩日自长,短墙时度竹风凉。

楼头古木禁秋雨,槛外危峰倒夕阳。

高榻坐闻金奏响,小桥行近翠盘香。

清谈况复陪贤达,始信他年未易忘。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