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丰碑已怆情,大家名重乞谁铭。
金花屡锡华封诰,白发重看禁从荣。
三世种成庭上桂,一生读尽藏中经。
当年曾佐先夫子,誓守潼川寇自平。
一见丰碑已怆情,大家名重乞谁铭。
金花屡锡华封诰,白发重看禁从荣。
三世种成庭上桂,一生读尽藏中经。
当年曾佐先夫子,誓守潼川寇自平。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门淑女对家族荣耀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感怀。首句“一见丰碑已怆情”透露出作者在看到家族遗迹时,涌上心头的是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自豪,更可能夹杂着压力和责任。“大家名重乞谁铭”表明了这种情感的来源,是因为家族成就非凡,每个人都承载着家族荣耀的期望。
“金花屡锡华封诰,白发重看禁从荣”两句,则描绘出一位年迈的老者,对于家族过去的辉煌历史仍然津津乐道。这里的“金花”、“华封诰”都象征着高贵和权威,而“白发”则是岁月的痕迹,反映了时间对人生的影响。
接着,“三世种成庭上桂,一生读尽藏中经”两句,展示了一家之长在家族教育上的重视,以及个人的勤奋学习。这里的“三世”指代多代,表明了家族文化的深远传承,而“一生读尽藏中经”则显示出个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当年曾佐先夫子,誓守潼川寇自平”两句,讲述了一位女性对其先辈(可能是丈夫或父亲)的支持与陪伴,以及家族在历史上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这里的“潼川寇”可能指代某次战乱,而“自平”则意味着最终的和平。
整首诗通过挽曹夫人之口,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家族、文化与历史传承深切的情感,以及女性在家族中的贤淑形象。
同学书生已冕旒,未将换与一羊裘。
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
虎失驰射殿西偏,一箭穿球不再弯。
飞骑新图天上本,龙眠偷得到人间。
汾阴西祀告升平,四海无波镜样清。
乞与幽人好风月,万山里许听泉声。
造物那能恼我曹,软红尘里漫徒劳。
是中却有商量处,且道青原几许高。
常州草蛊天下奇,女郎新样不缘师。
未应好手传轮扁,便恐前身是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