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形类短镰,名义因声闻。
总秸既异赋,禾藁惟中分。
虽云一钩铁,解空千亩云。
小材有大用,乘时策奇勋。
苟无遽弃捐,磨砺以须君。
制形类短镰,名义因声闻。
总秸既异赋,禾藁惟中分。
虽云一钩铁,解空千亩云。
小材有大用,乘时策奇勋。
苟无遽弃捐,磨砺以须君。
这首诗《铚》是元代诗人王祯所作,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铚这种农具的特点与用途。诗中将铚比喻为“短镰”,形象地展现了其形状。接着,诗人解释了“铚”这一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其声音独特而得名。通过对比铚与其他农具的不同之处,如总秸与禾藁的区分,进一步突出了铚的独特性。
诗人赞扬铚虽小却有大用,能在千亩田地中发挥奇功,揭示了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价值。最后,诗人鼓励人们不要轻易废弃铚,而是要耐心等待,适时加以磨砺,以充分发挥其潜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铚的实用价值,也蕴含了对农具与农业生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尊重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凌晨有客来款门,盥栉下榻呼冠巾。
怪生鹊喜绕庭树,迎客不但填河津。
清尊湛湛开北牖,颐指市奴骏奔走。
烹鲜煮饼罗朝槃,苜蓿阑干岂无有。
一杯两杯叱先驱,群羊入梦撞瓮菹。
三杯四杯舌底滑,阖坐牢辞辄投辖。
共言卯饮夕不同,能使终日长冬烘。
一朝便废一日事,除却投床百无技。
老夫笑倒绝冠缨,人生无日无经营。
经营至竟有底成,谨閟此舌君勿评。
直须大噭五六七,不醉不扶毋返室。
高眠一枕醉复醒,莫管今朝更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