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
《点绛唇》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数朵芙蕖,嫣然一笑凌清晓。谢家池沼。

秋景偏宜少。气挟清霜,似把群花小。秋风袅。

湘君来了。一曲烟波渺。

(0)
注释
芙蕖:荷花。
嫣然:娇媚的样子。
清晓:清晨。
谢家:指谢灵运家族,这里代指有美景的地方。
偏宜:特别适合。
气挟:带着。
袅:形容微风吹动的样子。
湘君: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常用来象征美丽的女子或爱情。
烟波:雾气笼罩的水面,象征远方或梦境。
翻译
几朵荷花,娇媚的笑容照亮清晨。出自谢家的池塘。
秋天的景色最适合欣赏它们。带着清冷的霜气,仿佛在轻视群花。秋风吹过。
湘君的到来。伴随着渺远的水波乐曲。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汪莘的《点绛唇》,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和感受。开篇“数朵芙蕖,嫣然一笑凌清晓”中,“芙蕖”指的是荷花,以其清雅脱俗之美比喻女性之美丽。而“嫣然一笑”则形容女子笑容的温婉与迷人,使得秋天的清晨显得更加明净。接着“谢家池沼。秋景偏宜少”中,提到谢家池塘在秋季特别宜人,但这份美景似乎总是短暂难以久留。

接下来的“气挟清霜,似把群花小”则描绘了秋天的空气带着露水的寒意,仿佛能将所有花朵都变得娇小。紧接着,“秋风袅。湘君来了。一曲烟波渺”中,“秋风袅”传递出一种飘逸的感觉,而“湘君来了”则可能指的是某位贵客或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人物的到来。而“一曲烟波渺”则是说这位湘君带来的旋律像是一片迷离的烟霭,笼罩着水面的波光,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朦胧而深远。

整首词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美好的珍惜之情。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病后戏柬章广文

巉然瘦骨鬓鬖鬖,扶杖前廊力未堪。

欲问故人章博士,为谁骑马出城南。

(0)

题望云图

忆弟杜陵恨,思友陶翁情。

矧兹登太行,能不怀所生。

天伦孰为重,孝感莫非诚。

无形恒有视,岂直云英英。

依云眷亲舍,益使忧抱萦。

斯人已千载,简册垂令名。

披君望云图,今古一章程。

谁独非人子,令我心茕茕。

(0)

永昌山行

阴崖积雪涧流冰,自入哀牢感慨增。

老我只今诸事废,此山从古几时登。

武侯祠屋应难泯,樊绰志书犹足征。

纵到五天依象教,不如三泖下渔罾。

(0)

山行

山行到绝顶,野望豁平川。

白见金沙雪,青知铁冶烟。

怕愁秖自遣,耽句复谁联。

不觉东回首,怀人一惘然。

(0)

许州东屯杂诗六首·其六

径捷车行少,溪深马渡迟。

地临长社邑,民指太丘祠。

所历多怀古,予生岂好诗。

据鞍吟复啸,风雨忽凄其。

(0)

和百户韵

柳营深处绿依依,雉堞云屯壮国基。

誓欲斩蛟临沔水,剩夸跃马过檀溪。

婺城盛说东莱学,渭水犹传吕望碑。

文武一家今有后,抚摩戎伍煦寒饥。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