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架牙签压画轮,笔床砚匣动随身。
玉台自有催妆句,花烛筵前与细论。
宝架牙签压画轮,笔床砚匣动随身。
玉台自有催妆句,花烛筵前与细论。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女子出嫁时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细节的关注。"宝架牙签压画轮,笔床砚匣动随身"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新娘准备出嫁时的场景。"宝架牙签"指的是精美的书架上摆放着珍贵的竹简或书籍,暗示了新娘的学识与文化修养;"画轮"则可能是指装饰华丽的车轮,象征着新娘出行的华贵与庄重。"笔床砚匣动随身"则表明新娘不仅携带了文房四宝,还随身携带,体现了她对知识与文化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玉台自有催妆句,花烛筵前与细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玉台"在这里可能指代梳妆台,"催妆句"则是指新娘在出嫁前需要完成的妆容准备工作,这里以"催妆"为题,形象地描绘了新娘在出嫁前的忙碌与紧张。"花烛筵前与细论"则预示了新娘在婚礼宴会上的喜悦与分享,暗示了她与新郎之间的甜蜜对话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女子出嫁时的庄重、美丽与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文化和未来生活的尊重与向往。
盛夏临北窗,长松聊偃息。
巑岏结层霄,当窗来秀色。
诸峰□吐吞,列嶂竞出没。
岛屿间楼台,蔽亏炎曦匿。
我欲驾赤虬,凭虚纵盒陟。
须臾熏风来,长空净如拭。
固知陵与谷,变态亦倏忽。
此道夲岩阿,浮云乃长物。
浮山如在眼,枞阳路、时望大江遥。
想当日长瑜,曾为四友,今闻子季,仍号三高。
从谁道,十年黄令阁,一别湛郎桥。
湖上风光,全随蓬转,江南春信,半在梅梢。
幸新来无恙,词中尚记得,醉卧干蕉。
不道安成前度,良夜迢迢。
自白鹭洲边,歌残纤月,红螺泽畔,酒散寒潮。
试问梁园宾客,谁忆枚皋。
南山秋老。黄菊都开了。节近重阳天气好。
金尊浮绿蚁,玉鼎熏龙脑。
蟠桃熟,西池王母来青鸟。
丹桂两枝芳,兰茁灵芽早。称家儿,真国宝。
共羡太夫人,福履人间少。
宴蓬莱,海山日上扶桑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