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七》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七》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中原忽龙战,九族开闽关。

吾丘自固始,举族来莆田。

有宋鸿胪卿,数典乃吾先。

巍巍枢密公,于潮为始迁。

梅溪铭公墓,琴山霭春烟。

有子梅州守,归养娱亲前。

若赵若王古,投赠多诗篇。

想见与居游,论道皆名贤。

三传韶佥判,宗牒曾手编。

碧血老殉义,宋日沈虞渊。

维时方乱离,族散闽越间。

或近籍保昌,或远居琼山。

吾祖佥判弟,实隐鄞江边。

孙枝日以茂,江楚多绵延。

吾宗著石窟,一水梅潮连。

精舍寻金山,扫墓来故阡。

遥遥三十世,已阅七百年。

别派出承旨,棣萼春风联。

述祖非无人,谱牒多不全。

安知台海客,东风引回船。

居潮而言潮,稽古为悠然。

先畴尚可服,旧德犹能传。

东南此雄镇,保世心拳拳。

(0)
鉴赏

这首诗是丘逢甲所作的《说潮五古十七首》中的第十七首,描绘了家族从中原南迁福建莆田的历史变迁。诗人追溯了家族的源流,从中原战乱时期开始,一族人跟随先祖来到梅溪和琴山一带。他提到家族中有显赫人物如宋朝的鸿胪卿和枢密公,以及忠诚的祖先在动荡中坚守道义。尽管历经分散,家族后裔繁衍,分布于各地,但诗人强调了他们对潮州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的尊重。

诗中提到的“碧血老殉义”可能指的是祖先的英勇事迹,而“族散闽越间”反映了战乱后的离散。诗人感慨时间流逝,家族谱系虽有缺失,但仍珍视家族历史,期待海外的族人能回归,共同维护家族的荣耀和传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潮州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以及守护家族精神的决心。

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丘逢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家族历史的深情追忆,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献题金鳌山

金鳌腾腾高百丈,昔者曾游东海浪。

女娲断足奠坤舆,怒身化作安吴嶂。

骨肉虽变魂魄鲜,千秋万古生云烟。

閒花老树满馥郁,飞走异类争蹁跹。

草堂熟对忽诧异,念在神仙广游戏。

琴高跨鲤如跨驴,初成乘龙较容易。

我今自号钓鱼郎,丝纶倍比任公长。

愿言活汝骑脚底,御风直造星辰傍。

(0)

题阙·其三十

欲得儿孙孝,无过教及身。

一朝千度打,有罪更须嗔。

(0)

樵风泾

水南门外耶溪东,多少游人棹短篷。

一自仙郎移羽箭,晚风归去趁樵风。

(0)

蜀山书舍图

山月苍苍照烟树,碧浪湖头放船去。

隔林夜半见孤灯,知是幽人读书处。

(0)

画梅

风引上春香,雪弄南枝色。

为有惜花心,楼中莫吹笛。

(0)

湖上

鸟入山光去,舟分树影过。

秋江平似掌,何处起风波。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