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暇登高百丈巍,羲之遗迹见丰碑。
蕺山下视无穷景,况压山巅是佛祠。
乘暇登高百丈巍,羲之遗迹见丰碑。
蕺山下视无穷景,况压山巅是佛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戒珠寺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乘暇登高百丈巍”,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利用闲暇时间,攀登至高处的情景,一个“巍”字,既描绘出山峰的雄伟,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豪情与追求。接着,“羲之遗迹见丰碑”,点明了此处不仅风景优美,还蕴含着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王羲之的遗迹通过一块块丰碑得以保存和传承,让后人得以瞻仰与学习。
“蕺山下视无穷景”,一句中“蕺山”作为背景,赋予了整个画面以深度和层次感,而“下视无穷景”则表达了站在高处俯瞰大地时的开阔视野和无限遐想。“况压山巅是佛祠”,最后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相结合,山巅之上,佛祠耸立,不仅增添了诗作的庄严氛围,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宗教与世俗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敬仰,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听久无声,看如有影,阴天初夕。搴帷悄立。
早搬移旧床席。
故衫敝袷存留着,认唾点、啼痕疏密。
痛双身成只,昏尘掩镜,暗灯摇壁。踪迹。空追忆。
只苦海匆忙,负伊岑寂。睁睁默默。多时孤坐垂膝。
病中言语分明甚,道爱我、般般爱惜。
这声影、只依稀,老泪怎生揾得。
茱萸聊插今年,还是客中重九。
连日秋阴,压损檐前青柳。
扶筇琼岛高去,一片繁芜翘秀。
甚桥湾、流水为谁消碧,也和人瘦。
望燕山、楼堞落照荒凉,已是霜风时候。
悄绝阑干,著我新寒罗袖。
暮愁千里连沧海,蜃气迷离依旧。
摘黄花、挥泪长歌■■,劝斟杯酒。
红衣紫筱,青屧绿芜,风光淡处闲立。
望里画楼高耸,初阳盥晴色。沉吟久,烟缕碧。
恁袅作、诗心无迹。映澄波、镜影盈盈,思静神适。
访道话前因,按辔霄衢,年少杏园客。
剩取慧根长在,今生自珍惜。簪花字,犀管笔。
更细写、宝文珠笈。蕙炉畔、天接华鬘,梦倚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