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在永嘉作》
《在永嘉作》全文
元 / 刘基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高屋集飞雨,萧条生早寒。

我来复几时,明月缺巳团。

浮云蔽青天,山川杳漫漫。

狐狸啸悲风,鲸鲵喷重澜。

孤雁号南飞,音声悽以酸。

顾瞻望桑梓,慷慨起长叹。

愿欲凌风翔,惜哉无羽翰。

中夜百感生,展转不遑安。

枯荷响西池,槁叶鸣林端。

寥寥天宇空,冉冉时节阑。

举俗爱文身,谁识章甫冠?

河流未到海,平陆皆惊湍。

旗帜满山泽,呜呼行路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永嘉时的凄凉景象和内心感受。首联“高屋集飞雨,萧条生早寒”以高屋上的雨滴和清晨的寒意,渲染出环境的冷清与萧瑟。接下来,“我来复几时,明月缺巳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中间四句“浮云蔽青天,山川杳漫漫。狐狸啸悲风,鲸鲵喷重澜”运用象征手法,借自然景象抒发人生的艰难和困境,狐狸的哀号和鲸鱼的喷涌,都寓含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孤雁号南飞,音声悽以酸”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思乡之情,而“顾瞻望桑梓,慷慨起长叹”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然而,“愿欲凌风翔,惜哉无羽翰”又揭示了诗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后半部分,“中夜百感生,展转不遑安”写夜晚思绪纷繁,难以安宁。“枯荷响西池,槁叶鸣林端”以自然之景衬托内心的孤寂,而“寥寥天宇空,冉冉时节阑”则预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举俗爱文身,谁识章甫冠?河流未到海,平陆皆惊湍。旗帜满山泽,呜呼行路难”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迁和个人理想的落空,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感叹。

整体来看,刘基的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思考和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
朝代:元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生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猜你喜欢

宝剑

宝剑芙蓉锷,韬光匣里横。

星辰秋忽动,风雨夜还惊。

边郡今多事,故人方远征。

徘徊欲相赠,不独为平生。

(0)

苦雨赠方爻甫

苦雨连宵困积阴,练川高士共开襟。

相携水阁间垂钓,独坐藤床静鼓琴。

投剂定知医国手,谈禅全得法王心。

蚕荒麦烂秧难插,何药能消四野祲。

(0)

灵雨寺前溪

山水含清姿,物色有显晦。

淙淙寺前云,流出春声内。

桥聚浪纹圆,岸摇花影碎。

人情重幽遐,意失当前会。

(0)

初夏梅垞即席

籍溪小筑似花溪,出郭移舟路不迷。

红药阑干双蝶下,绿榆门巷一鸠啼。

诗情忽向花间得,物论真于醉后齐。

邂逅浮生怜此日,莫教归去不如泥。

(0)

恭和御制落叶诗·其二

策策商飙气候殊,凋零万木亦斯须。

句留不住群芳歇,系恋浑忘一物无。

芒径夕阳闻踏马,空山残月静啼乌。

李将军书传烘染,傍屋依檐列数株。

(0)

重过大明湖

明湖载酒昔年游,乱苇荒汀惹暮愁。

凭向烟波添浩皛,曲栏深入藕花秋。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