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丁著作佐台郡》
《送丁著作佐台郡》全文
唐 / 钱起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多年金马客,名遂动归轮。

佐郡紫书下,过门朱绶新。

扬舲望海岳,入境背风尘。

水驿偏乘月,梅园别受春。

带经临府吏,鲙鲤待乡人。

始见美高士,逍遥在搢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īngzhùzuòzuǒtáijùn
táng / qián

duōniánjīnmíngsuìdòngguīlún
zuǒjùnshūxiàguòménzhūshòuxīn

yánglíngwànghǎiyuèjìngbèifēngchén
shuǐ驿piānchéngyuèméiyuánbiéshòuchūn

dàijīnglínkuàidàixiāngrén
shǐjiànměigāoshìxiāoyáozàijìnshēn

翻译
多年的金马客,功成名就欲还乡。
官府文书下达,新任官员显赫归家。
扬帆远眺大海山岳,远离尘世进入此地。
夜晚乘月行舟,梅园中独享春意。
带着经书面对官吏,准备鲜鱼款待乡亲。
初次见到高尚人士,悠然自得于仕途之中。
注释
金马客:指在朝廷任职的官员。
名遂:名声成就。
紫书:古代公文的一种,表示正式命令。
朱绶:红色的官印或绶带,象征高官。
舲:有窗户的小船。
梅园:以梅花为主的园林,常寓指隐居之地。
带经:携带经书,表示学问与职责。
乡人:家乡的人。
美高士:品德高尚的士人。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搢绅:古代官员的衣带插着笏板,代指士大夫阶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返乡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年金马客,名遂动归轮。”金马指代高官,这里写的是官员多年的宦游生涯终于结束,准备回到故乡。"名遂"表明他的官运到头,而"动归轮"则是他将要踏上回家的旅程。

“佐郡紫书下,过门朱绶新。”这里写的是朋友为官员送行,紫书可能指代任命之类的官方文书,朱绶则是古时官员出入所佩戴的饰物,这里象征着官员身份的荣耀。

“扬舲望海岳,入境背风尘。”扬舲即扬帆,诗人通过这个动作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向往。"望海岳"则是望向那遥远的山脉,象征着心中的高洁与伟大。"入境"意味着回到自己的领地,而"背风尘"则是在告别尘世的喧嚣。

“水驿偏乘月,梅园别受春。”这里写的是官员在夜晚借助明亮的月光赶路,水驿即水边的小站。"梅园"常与幽独清雅联系,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朋友离去后的孤寂和对即将到来的新春的期待。

“带经临府吏,鲙鲤待乡人。”带经可能是指官员在离开前处理完公务,临府吏则是告别官署中的同僚。"鲙鲤"形容事物众多,这里用以比喻乡间的亲朋好友。

“始见美高士,逍遥在搢绅。”这里写的是诗人初次遇到这位品行高洁、气质超逸的朋友,他的状态如同脱缰的野马,自由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离去和返乡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钱起

钱起
朝代:唐   字:仲文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生辰:722?—780年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猜你喜欢

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0)

哭李商隐·其二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0)

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

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

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

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

(0)

无题

瘦影在窗梅得月;凉云满地竹笼烟。

(0)

荷花

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

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

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

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桡。

(0)

西窗

西窗偏受夕阳明,好事能来慰此情。

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钗评。

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

酒䏑朱门非我事,诸君小住听松声。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