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随缘不用忧,好将行止范前脩。
当兹岁晚尤宜惜,独对黄花咏未休。
万事随缘不用忧,好将行止范前脩。
当兹岁晚尤宜惜,独对黄花咏未休。
这首诗《枕上偶成》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句“万事随缘不用忧”,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态度,认为一切皆应顺其自然,不必过分忧虑。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次句“好将行止范前脩”,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行为举止的自我要求,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符合前人的典范,体现出一种追求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精神。
第三句“当兹岁晚尤宜惜”,在时序更迭的背景下,诗人提醒自己应当更加珍惜时光,尤其是岁末之时,更应倍加珍惜,体现了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最后一句“独对黄花咏未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独自面对着盛开的菊花,吟诵不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内心情感的抒发。菊花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此处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高雅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