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枕》
《午枕》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0)
注释
午枕:即午睡:簟:竹席 。
红影:红色的花影。
悠扬:飘忽不定。
供:引起。
宛转:缠绵,难以名状。
翻译
花前一枕午睡,竹席清凉如水波欲流,斜阳已照着花枝,将婆娑红影映上我的帘钩。
窥视人的小鸟声声啼鸣,惊起飘忽的梦,它去得悠悠。只看见水那边青山重重叠叠,引惹起心头深隐难言的清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宁静悠闲的景象。"午枕花前簟欲流",诗人躺在花前的小桌上,阳光透过花朵,将花影投射到桌面上,好像要流动起来一样,这里用“簟”来形容细碎的花瓣,是对景物精细入微的描绘。"日催红影上帘钩",太阳将那些红色的花影拉长,挂在窗户或帐幔上,就像用钩子挂起了一幅自然的画卷。

诗人接着写道:"窥人鸟唤悠飏梦",这里“窥”字有偷偷看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声音的感受。春日里,窗外传来了人们和鸟儿的叫声,这些声音轻柔而悠长,如同诗人的梦境一般迷离而美好。

最后一句"隔水山供宛转愁"则表明诗人虽然沉浸在这种宁静之中,但心中仍然有所思索和忧虑。"隔水山"描绘了一个分割了空间的自然景观,可能是池塘或溪流中的小桥,以及远处的山峦。而“供宛转愁”则暗示诗人的思绪随着山势的蜿蜒曲折而延伸,他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王安石以其特有的笔法,将平淡的生活场景转化为丰富的情感世界,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宁静与忧愁交织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次韵酬陆伯生见赠

爱君诗句起沉冥,结托烟霞伴酒星。

三载归心悬海岳,几人揖客重朝廷。

握从汉署兰空碧,游似山阳竹更青。

名士一时推入洛,陆家才自出华亭。

(0)

赠李小侯汝藩

虎门曾见绣襜褕,抗手通家愧老夫。

白发我非秦博士,缁衣君似郑司徒。

歌中丛桂招能隐,曲里阳春调转孤。

握管珥貂俱世业,独将名姓冠西都。

(0)

友芳园杂咏为吕心文作二十五首·其二十一心远处

道可羲皇上,心惟寥廓间。

所以采菊人,悠然见南山。

(0)

送刘别驾应虞赴松江

大邦资画诺,岂但汉功曹。

学以家传贵,名因吏隐高。

九峰开晓色,三泖泛春涛。

已待王祥起,何人赠佩刀。

(0)

刘仲修一产二子

盛德麟为子,名家凤有雏。

从来荣五桂,谁得似双珠。

汉代文长茜,唐宗楚大夫。

应知传世业,经学在燕都。

(0)

送屯部伍中郎守永昌

使者铜符去,犹劳奉汉条。

槟榔秋罢贡,琥珀岁宽徭。

花洞千家氎,兰津万里桥。

政成新乐府,听尔奏中朝。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