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露濡麦,野甸清无尘。
翻犁或未种,聊问彼农民。
答言土尚乾,雨方布种均。
吁嗟有是哉,不知苗硕真。
今春而谓旱,良心乃何存。
犹然雨我田,皇天其实仁。
感此博施膏,弗因一愚屯。
惰农不睯作,周书已具云。
劝劭在有司,莫孤吾谕谆。
其或力不足,资助仍宜频。
晓行露濡麦,野甸清无尘。
翻犁或未种,聊问彼农民。
答言土尚乾,雨方布种均。
吁嗟有是哉,不知苗硕真。
今春而谓旱,良心乃何存。
犹然雨我田,皇天其实仁。
感此博施膏,弗因一愚屯。
惰农不睯作,周书已具云。
劝劭在有司,莫孤吾谕谆。
其或力不足,资助仍宜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行走在湿润麦田间的情景,诗人通过与农民的对话,探讨了雨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农民的责任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官员职责的提醒。
首句“晓行露濡麦”,描绘了清晨露水滋润麦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野甸清无尘”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和谐。通过“翻犁或未种”的描述,诗人引出了与农民的对话,探讨了耕作与播种的时机问题。
农民的回答揭示了土地尚未完全干燥,因此需要等待适宜的降雨来播种,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遵循。诗人对此表达了感慨,指出农民可能对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进而反思了官员在指导农业生产中的责任。
“今春而谓旱,良心乃何存”一句,表达了对当前干旱情况的担忧,同时也对农民的道德品质提出了质疑。然而,诗人随后转而肯定了上天的仁慈,认为即使在干旱之年,雨水也会适时降临,滋润农田。
最后,诗人呼吁官员们要积极履行职责,鼓励和帮助农民,避免让他们的努力白费。同时,也提醒那些能力有限的农民,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以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公正和官员责任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现实关怀的作品。
竹弓鸣,雁鸭惊。
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
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
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双或群聚。
饮啄浮沉多态度,物情闲暇世忘机。
分明一片太古时,巧伪不作民熙熙。
姑苏道士天酒星,醉笔写出双龙形。
墨迹从横夺造化,蜿蜒满壁令人惊。
一龙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极沧溟小。
手弄宝珠珠欲飞,握入掌中拳五爪。
一龙排山山为开,头角与石争崔嵬。
波涛怒起接云气,不向九霄行雨来。
万物焦枯天作旱,两雄壁隐宁非懒。
真龙不用只画图,猛拍栏干寄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