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兰亭帖后》
《书兰亭帖后》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千载流芳禊事馀,鼠须笔法重璠玙。

晋人多喜清虚话,不及兰亭一纸书。

(0)
鉴赏

这首诗《书兰亭帖后》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兰亭序》这一千古流传的书法艺术作品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千载流芳禊事馀”,开篇即点明了《兰亭序》作为一次文人雅集留下的艺术瑰宝,其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千年,依然散发着不朽的魅力。这里的“禊事”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在水边举行的聚会,而《兰亭序》正是王羲之在这样的聚会中所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次句“鼠须笔法重璠玙”,进一步赞美了《兰亭序》中所展现的精湛技艺。鼠须笔是古代制作毛笔的一种特殊材料,这里用来形容王羲之使用的笔,强调了他运用这种笔法所展现出的高超技艺。同时,“璠玙”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一种,象征着珍贵和完美,以此来形容《兰亭序》的艺术价值,表达了对这幅作品的高度评价。

第三句“晋人多喜清虚话”,提到了《兰亭序》所属的时代背景——晋代,一个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时代。这句话暗示了晋人对于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喜好,同时也暗含了对《兰亭序》中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境界的认同。

最后一句“不及兰亭一纸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兰亭序》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尽管晋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令人向往,但与《兰亭序》这一纸书相比,那些清虚的话术显得相形见绌。这既是对《兰亭序》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传统书法艺术超越时代局限性的深刻认识。

综上所述,《书兰亭帖后》通过对比和联想,不仅赞美了《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宠位资寂用,回头怜二疏。

超遥比鹤性,皎洁同僧居。

华组澹无累,单床欢有馀。

题诗天风洒,属思红霞舒。

蔼蔼延閤东,晨光映林初。

炉香深内殿,山色明前除。

对客默焚稿,何人知谏书。

全仁气逾劲,大辨言甚徐。

逸步寄青璅,闲吟亲绮疏。

清辉被鸾渚,瑞蔼含龙渠。

谢监营野墅,陶公爱吾庐。

悠然远者怀,圣代飘长裾。

端弼缉元化,至音生太虚。

一戎殄欃枪,重译充储胥。

借地种寒竹,看云忆春蔬。

灵机栖杳冥,谈笑登轩车。

晚迹识麒麟,秋英见芙蕖。

危言直且庄,旷抱郁以摅。

志业耿冰雪,光容粲璠玙。

时贤俨仙掖,气谢心何如。

(0)

送福昌周繇少府归宁兼谋隐

少见古人无远虑,如君真得古人情。

登科作尉官虽小,避世安亲禄已荣。

一路水云生隐思,几山猿鸟认吟声。

知君未作终焉计,要著文章待太平。

(0)

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其二

贪残官吏虔诚谒,毒害商人沥胆过。

祗怕马当山下水,不知平地有风波。

(0)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其二

高秋凭远槛,万里看新晴。

重雾披天急,千云触石轻。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

遥想潘园里,琴尊兴转清。

(0)

送知己赴濮州

中路行僧谒,邮亭话海涛。

剑摇林狖落,旗闪岳禽高。

苔长空州狱,花开梦省曹。

濮阳流政化,一半布风骚。

(0)

待旦

檐静燕雏语,窗虚蟾影过。

时情因客老,归梦入秋多。

蔽日群山雾,滔天四海波。

吾皇思壮士,谁应大风歌。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