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与孤松对,空堂即远山。
诗真无客好,心冷比鸥间。
落日平临地,柴门未上关。
因君问三昧,萧寂水云间。
静与孤松对,空堂即远山。
诗真无客好,心冷比鸥间。
落日平临地,柴门未上关。
因君问三昧,萧寂水云间。
这首清代诗人郭书俊的《晚访雁庐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静与孤松对”,以静态的孤松为背景,展现出诗人的孤独与静谧心境。"空堂即远山"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空旷和诗人心中的辽阔,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远方的山峦所包容。
"诗真无客好,心冷比鸥间",诗人表达出自己在创作中追求的真实情感,无人能懂,内心深处的孤寂如同海鸥栖息于无人之境。"落日平临地",夕阳低垂,渲染出一种傍晚时分的宁静氛围,而"柴门未上关"则透露出主人未归,访客独自等待的微妙情绪。
最后两句"因君问三昧,萧寂水云间",诗人以访友为由,向雁庐兄询问关于诗歌创作的深刻领悟(三昧),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以及在萧瑟寂静中寻求灵感的意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孤高的文人风骨。
莫釐下瞰湖波水,周垣忽向湖心起。
茫然万顷银涛中,幻出楼台信奇伟。
坐疑阆苑与蓬莱,飞堕君家亭子里。
长堤花柳青复红,曲阑直槛东西通。
龟跳鱼泳鸥鹭集,相忘如在江湖中。
石梁倒影卧水底,无乃下占冯夷宫。
桑田沧海须臾变,高下帆樯墙外见。
鸱夷一去那复来,五湖风月谁家擅。
我今无事身自由,良辰佳节长来游。
观鱼为谢臧僖伯,看竹时同王子猷。
长风萧萧起天末,浪捲平湖半湖雪。
归来还约中秋时,把酒青天看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