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归亭故址望栖霞寺临观黄太史精舍》
《僧归亭故址望栖霞寺临观黄太史精舍》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古风

青丘未云陟,磴道方邅回。

烟霞迹以怆,谁见化人开。

雕甍翼云外,玄构隐岩隈。

中有蕴真士,雅负凌云才。

汲古浩津梁,蓄宝富玟瑰。

奇文釐七略,玄象正三阶。

薄游沂水服,屡举河朔杯。

缁尘一以隔,岁月缅悠哉。

空馀云卧地,萧飒松风来。

有怀谅难已,愿假征鸿裁。

(0)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僧归亭故址望栖霞寺临观黄太史精舍》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与学者居所的静谧景象。首句“青丘未云陟”暗示了诗人登高望远,还未到达山顶。接下来的“磴道方邅回”描绘了山路曲折,增添了旅程的艰难感。

“烟霞迹以怆,谁见化人开”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超凡入圣境界的追寻。诗人赞赏寺庙的建筑,“雕甍翼云外,玄构隐岩隈”,展现了其高耸入云和隐于山水之间的壮观。

“中有蕴真士,雅负凌云才”赞美了栖霞寺内可能居住的高人,他们才华横溢,志向高远。诗人接着描述了他们的学识渊博,“汲古浩津梁,蓄宝富玟瑰”,并称赞他们研究丰富,藏书丰富。

“奇文釐七略,玄象正三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人的学术成就,他们在整理古代典籍和天文观测上都有卓越贡献。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在沂水边的游历,以及与河朔人士的交往,但随着时间流逝,“缁尘一以隔”,他与外界的联系变得疏远。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只能独自在“空馀云卧地”中欣赏松风,表达出对友情和交流的怀念,希望借助鸿雁传递心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笑题明月池

盘转山腰至山寺,苍松怪石清绝伦。

寺额明月池三字,寻胜笑昔题非真。

一泓碗大隐石罅,日间那乃瞻水轮。

设云无乃孤名也,却是刻舟求剑人。

(0)

水龙吟四首·其二秋声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

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

候馆疏砧,高城断鼓,和成凄楚。

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

砌蛩自叹,过鸿自唳,剪灯谁语?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0)

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0)

风流子.秋郊射猎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0)

鹊桥仙.寄汪南轩

青年去了。青衫破了。旧日青毡无了。

一时清兴未能除,说与故人知道。春花春好。

秋花秋好。每日看花尤好。

人生沽酒买花钱,消得杖头多少。

(0)

鹧鸪天

一点芳春近破瓜。生香小朵莹无瑕。

水曹梅萼初擎蕾,石土琼苞未放花。

眉刷翠,鬓堆鸦。淡妆何必尚铅华。

御沟红叶题诗处,应记当年天子家。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