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中的一节。从内容上看,它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内心充满悲愤与无奈的情感。"力不胜于胆",形象地揭示了力量的不足和勇气的匮乏,暗示了诗人面对强敌时的无力感;"逢人空泪垂"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哀痛和对国事的忧虑。
"一心中国梦",这里的"中国梦"指的是诗人对于恢复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深深渴望,体现了他的爱国之情;"万古下泉诗"可能暗指屈原的《离骚》等忧国忧民的诗歌,表达对先贤精神的追慕。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通过写实与设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朝朝向南拜"则是对南宋朝廷的忠诚和期待,希望能亲眼看到汉家(指宋)的旌旗,象征着国家的复兴。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际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怀念。
金风玉露,已天时无暑。素练家家动砧杵。
绣窗间、忽听清响愁人,声正急,吟对银釭不语。
苏城征路远,凉夜丁冬,仰见双星自心苦。
待捣碎离情、可奈情坚,春蒽倦、音传何许。
但愿取、长缨击楼兰,莫负却、闺中此宵凄楚。
晓帘不散金猊篆,凭栏为谁凝伫。
镜里姿容,人间离别,旧恨新愁如许。斜阳欲暮。
记一剪东风,绿窗眉妩。
怎似而今,作成疏影断肠谱。
垂阳池上弄碧,袅千丝踠地,不遭春妒。
春本多情,花偏易落,毕竟芳年谁误。潇潇细雨。
向嫩叶残英,十分调护。语燕归来,旧巢知在否。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
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
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
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
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
欲系好春无气力,迟日恹恹低亸。
残梦初徊,宿酲犹倦,判得销魂我。
高烧银烛,夜深休放花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