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
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
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
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
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
欲系好春无气力,迟日恹恹低亸。
残梦初徊,宿酲犹倦,判得销魂我。
高烧银烛,夜深休放花卧。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
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
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
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
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
欲系好春无气力,迟日恹恹低亸。
残梦初徊,宿酲犹倦,判得销魂我。
高烧银烛,夜深休放花卧。
这首《百字令·海棠》是清代词人杨继端的作品,通过对海棠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词的开篇以“彩丝谁绾”起笔,暗示了海棠花的娇艳与待嫁之态,如同女子等待佳偶。接下来,“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运用比喻,赞美海棠花的色泽鲜艳、形态轻盈,犹如女子的美丽。
“弱不禁风,娇还带雨”描绘了海棠花的娇嫩,仿佛经不起风雨,却又带着几分楚楚可怜的韵味。“春有痕难裹”进一步强调了海棠花的娇柔,难以抵挡春天的气息。词人用“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形象地写出花瓣飘落的情景,如同白雪纷飞,落在女子的发钗上。
进入下片,词人通过“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表达了时光流转,海棠花的香气逐渐消散,临近清明节气。词人感叹“欲系好春无气力”,表达对美好春光即将逝去的无奈和无力挽留的心情。“迟日恹恹低亸”描绘出词人慵懒疲惫的状态,而“残梦初徊,宿酲犹倦”则反映出他的心事重重,难以摆脱困倦。
最后,词人以“高烧银烛,夜深休放花卧”作结,劝告自己即使在深夜也要点燃银烛,不要让海棠花独自凋零,暗含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分展示了词人对海棠花的独特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