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著力信神奇,桃李中间水满池。
定是祇教淮甸有,若为长得泰州知。
行藏正倚楼千尺,勋业初横草一枝。
投老尚堪驱使在,问春何似少年时。
东君著力信神奇,桃李中间水满池。
定是祇教淮甸有,若为长得泰州知。
行藏正倚楼千尺,勋业初横草一枝。
投老尚堪驱使在,问春何似少年时。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东君”这一形象,象征着春神的创造力与神奇力量。诗中“桃李中间水满池”一句,生动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水满池塘映衬出桃李的繁花似锦,营造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接着,“定是祇教淮甸有,若为长得泰州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特定地区春景的独特感受,暗示了地域差异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不同地方春色的向往与好奇。
“行藏正倚楼千尺,勋业初横草一枝”则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通过“倚楼千尺”与“横草一枝”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目标的追求,也体现了对微小事物的敏感与欣赏,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最后,“投老尚堪驱使在,问春何似少年时”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仍能感受到春日的活力与美好,同时以“少年时”与“投老”形成对比,既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也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自见人相爱,如君爱我稀。
好闲容问道,攻短每言非。
梦想何曾间,追欢未省违。
看花怜后到,避酒许先归。
柳寺春堤远,津桥曙月微。
渔翁随去处,禅客共因依。
蓬阁初疑义,霜台晚畏威。
学深通古字,心直触危机。
肯滞荆州掾,犹香柏署衣。
山连巫峡秀,田傍渚宫肥。
美玉方齐价,迁莺尚怯飞。
伫看霄汉上,连步侍彤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