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汲惠泉烹竹炉歌再叠旧作韵》
《汲惠泉烹竹炉歌再叠旧作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有耳谁能免厥闻,要当于闻清浊分。

泉之响在闻清矣,惠泉之清更莫群。

萦河络石所弗免,色尘虽泯馀空尘。

古德创为淘洗法,土炉护竹坚而文。

松枝取携那费力,燃火弗炊烟生芬。

庵外老松莞尔笑,谁为新者谁为陈。

如此好山不试茗,更当何处佳期敦。

名流诗画卷在案,山僧宝弆拟传薪。

圆池溶溶用不竭,瓶罄罍耻徒议纷。

火候既臻众响奏,听泉有耳休更云。

闻中入流忘所寂,大士方便信巧权。

绿杯小啜便当去,壁间旧作居然存。

长歌险韵一再叠,春花春鸟从头新。

观民课吏吾正务,禅房静赏宁宜珍。

禅房静赏宁宜珍,溪边待久迎銮人。

(0)
鉴赏

此诗《汲惠泉烹竹炉歌再叠旧作韵》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全诗以“汲惠泉”为线索,描绘了从泉水汲取、烹煮至品饮的过程,融入了禅意与生活哲理。

诗中首先提到“有耳谁能免厥闻”,引出对声音的思考,接着点明“要当于闻清浊分”,强调分辨声音的清浊。随后,诗人将视线转向“泉之响在闻清矣”,赞美泉水的清澈,进一步提出“惠泉之清更莫群”,突出惠泉的纯净无匹。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从河石间汲取泉水的过程,“萦河络石所弗免”,虽然过程可能艰辛,但“色尘虽泯馀空尘”,最终得到的是清澈的泉水。诗人还提到了古人发明的“淘洗法”,通过“土炉护竹坚而文”的方式,使泉水得以净化,展现出古代智慧。

诗中还描绘了使用松枝作为燃料,以及在庵外的老松树下进行品茗的情景。“如此好山不试茗,更当何处佳期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名流诗画的收藏,以及山僧对这些珍品的珍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最后,诗人通过“圆池溶溶用不竭,瓶罄罍耻徒议纷”表达了对泉水资源的珍惜和对浪费行为的批评。在品茗的过程中,诗人不仅享受了茶香,还通过“火候既臻众响奏,听泉有耳休更云”表达了对自然之声的聆听与欣赏。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生活哲理、文化传承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秋深过田家

策杖行行过石桥,农家鸡黍远相招。

田铺棋局露鸦下,山展画屏烟雨描。

病骨枯于秋后叶,诗怀雄似海东潮。

一声老鹤松梢上,剩欲乘风到九霄。

(0)

赠谒士

一掬乡心寒似月,半生行迹过于云。

春风满担诗千首,是处青山留得君。

(0)

荷花四绝·其三风

飒飒凉生水国秋,可怜无计解花愁。

飘然一叶随流水,付与真人驾作舟。

(0)

春兴

闻说春醪熟,提壶唤客尝。

乾坤一酿瓮,花气百和香。

(0)

拜林和靖墓

老鹤高飞入白云,空馀残照管孤坟。

清风千古镇长在,见著梅花如见君。

(0)

寿宁闲锁翰林春,月明空照琼花影。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